猜你喜欢
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

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

书籍作者:卢文超 ISBN:978730328280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981
创建日期:2024-03-24 发布日期:2024-03-2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霍华德·贝克尔是美国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艺术界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本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艺术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切入,深入探析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渊源,具体内涵和学术意义,并且将其置于与西美尔、丹托、迪基、卢卡奇、戈德曼、布尔迪厄等的比较中,呈现出他注重集体互动的理论特质,并且总结其优长与缺陷,由此讨论它对中国艺术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卢文超,男,山东泰安人,哲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理事等。曾赴美国西北大学访学。


研究领域为艺术社会学、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英美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多项,译著有《艺术界》《创造乡村音乐》等多部,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艺术学理论》等全文转载十余篇次,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多次。


编辑推荐

谁是贝克尔?在社会学领域,贝克尔是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和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话题非常广泛。在教育社会学领域,他著有《白衣男孩——医学院的学生文化》《力争上游:大学生活的学术一面》;在越轨社会学领域,他著有《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在社会学方法领域,他著有《社会科学学术写作规范与技巧——如何撰写论文和著作》《社会学家的窍门:当你做研究时你应该想些什么?》《讲述社会》《莫扎特如何?谋杀如何?》《证据》等。

尽管贝克尔的研究话题非常广泛,但却并不零碎散漫,而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他正如以赛亚·伯林提出的“刺猬型”学者:“凡事归系于某个单一的中心识见、一个多多少少连贯密合成条理明备的体系,而本此识见或体系,行其理解、思考、感觉;他们将一切归纳于某个单一、普遍、具有统摄组织作用的原则,他们的人、他们的言论,必惟本此原则,才有意义”[[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26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如果齐美尔读到贝克尔


——序《作为互动的艺术》 刘东 早就应允了这篇序文,心里也记挂着这档子事。可实在是不凑巧,真等事到临头该要交稿了,偏又埋头在新书的写作中。——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算是挣扎着分心出来,也还是不敢太过于恋战,否则再回过神去就太费力了,那就仅限于主要讲几层意思吧。


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既然挑明了来做“艺术社会学”,那它首先就得是一门“社会学”。这还真不是什么“同义语反复”,因为在我老师给出的“描述性定义”中,作为“美学”第三部分的“艺术社会学”,曾经只下设了“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也正是为了更新这种观念,我才在另一篇序文中写到:“既然这种研究方法名曰‘艺术社会学’,那么‘艺术’对它就只是个形容性的‘定语’,所以这种学问的基本知识形态,就不再表现为以往熟知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或艺术历史——那些还可以被归到‘艺术学’名下——而毋宁是严格意义上的、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的‘社会学’。”(刘东:《“艺术与社会译丛”总序》)


当然也可以说,我在多年前所给出的这种限定,也是从自己当时的“求知欲”出发的。这种知识的饥渴意味着,相对于这种作为“社会学”的艺术社会学,那类作为“批判理论”、“文化分析”的艺术社会学,尽管从广义上说,当然也可以属于艺术社会学的德国学派、或法国学派,然而它对当时的国内学界而言,毕竟还是要相对熟悉一些,或曰新鲜感少一些。——正因为这样,我当时还是希望听到和看到,有谁能在这方面“雄鸡一唱天下白”,把以往对于“艺术”现象的种种猜想,全都落实为社会学的实地调查。


接下来,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然而根据自己此后的阅读感受,即使属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社会学了,也就是说,不再只是在讨论“艺术学”视域中的社会向度,而是在讨论“社会学”视域中的艺术活动了,由此提出的报告也不见得都有意思。在这方面,最可能败坏我们胃口的在于,对于一位职业的社会学家而言,他往往本能地就会趋于本学科的“还原”。这就好比,如果只从精神分析的学科入手,就算弗洛伊德也自有他的根据,却很难解释为什么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恋母情结”的冲动或呓语,才可以借助于莎士比亚的那支妙笔,变成了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只在学科上专注于“社会学化”,那就可能只是为了符合“政治正确”,而故意要去撰写艺术的“老百姓史”,不再在意艺术本身的感性深度了;而我们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又会出现哈罗德·布鲁姆的反弹,要来强调《西方正典》的不可替代性。事实上,在原本就很有限的人类进程中,由于教育的成本也只能是有限的,也就致使在历史上只能有少部分人,才可能达到较为高超的艺术水准,就算我们承认这肯定不够“公平”也罢。可无论如何,如果有一位“不顾其余”的社会学家,他本身就缺乏足够的艺术素养,也弄不清“死白男”跟“活黑女”的区别,而只把它当成可以随机选择、任意置换的对象,那就很难符合韦伯对于“理解社会学”的要求了,而更像是随意地“闯入”了哪个人类学部落,只能靠翻译来勉强听懂几句土著人的话。


图片


(《艺术界》,[美] 霍华德·S.贝克尔著,卢文超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


再接下来,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就算也存在着上述那类问题,然而贝克尔本人的《艺术界》,就主要侧面来讲还是很不错的。具体而言,这本书之所以是“很不错的”,是因其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而并非只是抛弃了一些旧观念,而且这样的新东西,还正好足以见出社会学之所长。这里为了行文的简明快捷,不妨直接引述卢文超的概括:“贝克尔使用‘艺术→社会学’的炼金术,化个体为集体,将艺术家转变成了艺术界;化客体为进程,将艺术品转变成了人做的选择;化美学为组织,将美学问题转变成了组织机构问题。这都使社会学在探讨艺术时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前者是形而上的美学层面,它关注的是个体、客体和美学;后者是经验的社会学层面,它关注的是集体、进程和组织。”(卢文超:《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即将出版。)这样一来,作者也就从社会学的独特角度,特别是从“社会互动”的齐美尔视角,揭示出了不少艺术活动的潜在奥秘。而在以往,这类暗中支撑这此种活动的奥秘,虽然并非艺术家们真的搞不懂,否则他们也就根本不可能成功了,可他们又觉得这种不够高雅的套路,只属于“不足与外人道”的潜规则,也就仅限于“鸳鸯绣了给人看”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尔的这一番社会学努力,也就满足了我本人的“求知欲”,总算是又听到“雄鸡一唱天下白”了。


再接下来,我要说的第四句话则是,即使有了贝克尔的这本《艺术界》、又有了卢文超正在协助我编集的、那一套《艺术与社会译丛》,乃至于,还更有了其他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我们仍不可能对于艺术“无所不知”。众所周知,“艺术”的概念是直到十八世纪,才相对地确定下了它的“所指”,而中国人更是到了十九世纪末,才取道于日本引进了这个外来语。不过,即使舶来了“艺术”这个词汇,可这个“能指”究竟在指称什么,我们仍然不敢去一口咬定;乃至于,它还是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仍作为一种自有漂浮的生活形式,在不断变换着自身的游戏规则。在我看来,在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变幻中,也有由“艺术理解”本身造成的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一味把“艺术家”奉为“天才”,而据说这种“天才”的唯一特征,又只在于打破规则和创造规则,那么,这些人哪怕只为了表现自己的“天才”,也非要把“艺术”推向最让人瞠目结舌、从而也最难以定义的方向了。就此而言,如果贝克尔的这本《艺术界》,还算是在在发挥社会学的学科之所长,来叙述作为“社会互动”的艺术活动,那么,丹托的那篇同名的《艺术界》,还有迪基的那本《艺术圈》,乃至于迪弗的那本《艺术之名》,也无非就是在艺术家的步步紧逼中,采取了防不胜防、溃不成军的姿态,而终于把自己的理论本身也“虚无化”了。


好了,讲完这些基本判定之后,还需要再跟着补充一句,即使尚未出现这种恶性的肿瘤,那毕竟只是当代西方的特有病灶,我们还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理解“艺术”。知性原本就有它自身的问题,那就是在界面干净利落的同时,又难免切割得支离而变形。这样一来,既然我们又不得不调动知性,以期从理论的层面来了解“艺术”,它就更要“横看成岭侧成峰”地,简直像摆到了面前的“自在之物”了。正因此,尽管我并不打算像我老师那样,把“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全都给归并给了自己的美学学科,(参见李泽厚:《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却仍相信如果光依靠传统的“美的哲学”,在“艺术”理解上肯定是要“挂一漏万”的。也正因此,我其实更主张为此生出“千方百计”来,也就是说,不光是传统的哲学、艺术形态学,就是当代的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更加前卫的脑科学、生理学,乃至往往遭人诟病的政治学、经济学,都可以在各自的学科名称之前,再加上一个作为定语的“艺术”,如此方能对“艺术”多增添几分了解。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读了哪本艺术社会学的著作,我们仍然觉得它不够解渴,至少觉得它不够全面,甚至读了哪本艺术经济学、艺术政治学的著作,还会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乃至于义愤填膺、悲从中来,不过再转念想想,那些也都可以算得上“知识进步”吧?——毕竟将它们全都给叠加起来,才能帮我们去逼近那个“自在之物”。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卢文超在从我攻读博士期间,也听从了我在病榻上的建议,选择了以贝克尔作为入门的途径,来展开艺术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这正好迎合了当今学术界之急需,有助于去理解这一个“自在之物”。在我看来,中国的艺术社会学研究,之所以迟迟不能正常地开展,其中相当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大学未能向学生们,提供广泛而充足的通识教育,而由此就使后来以社会学为业的人,往往不能获得必备的艺术素养。——可无论如何,卢文超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自从选定了艺术社会学的方向,就一直坚持到社会学系去旁听,而在此后,又趁着到西北大学访学的机会,不仅有幸从游于贝克尔的弟子,还更专门飞过去亲炙于贝克尔,并且在回国后翻译了他的代表作,所以凡此种种也都导致了,至少他眼下就此做出的一手介绍,便显得更加原汁原味、也更能同情理解了。


图片


(“艺术与社会”译丛,刘东主编,译林出版社出版)


博士毕业以后,文超旋即任教于东南大学,且专门以艺术社会学为志业,于是也就对贝克尔学说的效应,足以做出更多的展望与连接了。正因为这样,我这次重读时才欣喜地发现,他已大大拓展了学位论文的规模,不光是不再去盲从和迷信贝克尔,而随时都敢于提出自己的评论,还更能在纵向与横向的研究中,把贝克尔的“集体行动”理论,对比于齐美尔、丹托、迪基和布迪厄的理论。——这些知识发展都至少说明了,他眼下在艺术社会学的领域,已越来越像一位专业的人士了。


不过,既然是说到了自家弟子,我还是要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虽说这只是一本“处女作”,可如果比起我当年的“处女作”来,他这本书还是太过按部就班了,换句话说,还是未能在一开始“炼意”方面,就显出更高的“才、学、识”来。打个比方,其实卢文超已经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齐美尔思想的“美国之旅”,而且,也正是他的“社会互动”理论,才在芝加哥那边激发出了贝克尔,然而后者对于艺术的研究结论,偏又在明里暗里地提示着,不应有齐美尔那样的美学偏爱。无巧不巧,文超后来在清华又有位师妹,是要专门研究齐美尔美学的,而我也在指导她的学位论文时,多次指出过这种吊诡的现象,并把它形容为一种“飞去来器”,可惜她后来并没能落实这一点。这一次,我们可以从文超的书中得知,他已就此看得比她清楚多了。——然而,如果从“炼意”的更高要求出发,既然都已经想到了这里,要是再让我来构思一本书,我可不愿意就这么老实巴交,而会干脆去对付这个“飞去来器”,也就是说,我会在更大胆飞扬的想象中,去设想一本《如果齐美尔读到贝克尔》,代替他去思考是要全盘接受呢,还是彻底反驳贝克尔,而且更可能的是,他也可能会更加富有创意地,把原属于自己的两个侧面,再给有机地结合与升华起来,从而以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形态,来兼顾社会层面中的美学向度,以避免我在“第二句话”中所说的乏味。


这当然就更有难度、更有风险,所以既更可能成功、也更容易失败了。不过也唯有这样,才能写出更高超的学术水平,以便把自己卓有成效的运思,再反馈到世界学术的中心去,也就是说,不光讲述自己读懂了别人什么,还更要求别人来读懂自己又讲了什么。——好吧,权且就把这句话当作结语,来向卢文超、乃至这个领域的其他“后浪”,提出终究能超越“前浪”的期望吧!


目录

导论 当艺术与社会学相遇


上编

社会学之眼看艺术: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要义

第一章 从艺术家的个体性到集体性

第二章 符号互动视角中的艺术

第三章 标签理论:从越轨到艺术

第四章 美学问题的社会性质

第五章 艺术社会学炼金术及其社会批判意义


下编

从艺术哲学到艺术社会学:以贝克尔为中心的比较

第六章 对于艺术的美学与社会学理解:西美尔和贝克尔之学术关系

第七章 艺术哲学的社会学转向:丹托、迪基与贝克尔的艺术界

第八章 “艺术-社会”学与“艺术-社会学”:贝克尔与传统艺术社会学的比较

第九章 是一场什么游戏:布尔迪厄的文学场与贝克尔的艺术界之比较


结语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及其中国意义


附录1 社会学和艺术:霍华德·贝克尔专访

附录2 论艺术作品自身


短评

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强调了艺术作为互动的艺术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品不仅仅是单向的呈现给观众的物品,而是包含了艺术家、观众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被创造和塑造。 贝克尔的理论还强调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艺术家的创作不可能完全脱离观众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艺术作品的意义也是在观众的反应和解释中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接收能力相互作用,共同为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贡献。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解读和评价艺术作品。它不仅关注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和内涵,更关注艺术作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这种理论不仅在艺术界有影响,也在文化和社会学领域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

2023-04-15 04:10:56

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社会交流和互动的产物,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是艺术作品产生和传达意义的关键因素。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实践,不仅体现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也反映着社会的文化、历史和政治。 在贝克尔的理论中,艺术作品的意义不是由艺术家的主观创造,而是在观众的参与和解读中产生的。观众的背景、文化、思想等因素影响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的意义也因此而多元化、丰富和开放。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强调了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在艺术教育和实践中,也可以将其应用于教学和创作中,注重观众的参与和反馈,促进艺术作品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2023-04-15 04:10:56

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是一种探讨艺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理论,认为艺术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作品,反映着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贝克尔的理论强调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个人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指出了艺术创作和展示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的。它为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总的来说,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增进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推动艺术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023-04-15 04: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