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

书籍作者:[英] 西蒙·加菲尔德 ISBN:978722115985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3489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用50万根火柴搭建的埃菲尔铁塔模型,

一本长宽均为0.7毫米的超微型书,

花费数年时间打造而成的迷你小镇……

对于微缩的物件,我们从来都没有抵抗力。


全书以“微缩”为主题,作者带领我们巡游世界各地知名的微缩景观,从一个具体的事例或物件切入,探讨“微缩”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心理学意味。“微缩”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建构模型、浓缩历史;“微缩”也是一种欲望,源自童年时期对“掌控世界”的强烈渴望。我们沉浸在迷你世界中,重新审视被我们缩小的世界及被微观世界改变的我们。


作者简介

西蒙·加菲尔德


1960年生于伦敦,英国作家、记者,曾为BBC撰写纪录片脚本,也曾担任《泰晤士报》编辑,已出版《字体故事》《书信的历史》《地图之上》等多部非虚构作品。2018年,加菲尔德在TEDx中,以“微缩”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编辑推荐

翻开这本书,世界就变了模样。


★ 英伦鬼才、毛姆文学奖获奖作家非虚构作品,用全新视角重新解读世界:继《纽约时报》畅销书《字体故事》后,西蒙·加菲尔德带你去看缩小的世界。

★ 从世界各地知名微缩景观切入,漫谈历史与文化:1889年,埃菲尔铁塔第一次让人们看到被缩小的世界。从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墓葬到风靡世界的玩具屋,从大规模迷你城镇到7毫米的微型书籍,我们究竟为何喜爱一切小的东西?

★ 深入剖析“微缩”背后的文化和心理学意味,探究人类原始的热爱与渴望:“微缩”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建构模型、浓缩历史,但“微缩”也是一种欲望,源自童年时期对“掌控世界”的强烈渴望。

★ 以微缩视角探索广阔人类世界,重新审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缩小事物,以此掌控事物、挖掘事物的本质。“微缩”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其背后暗藏着我们习以为常但未加思索的观察视角。

★ 古怪逸事、丰富史料、流畅文字与英式幽默的集合,《卫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英国主流媒体好评推荐。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序言

看的艺术



不久之前,“大”才是好事。大件的东西才有更高的价值。百货商店的规模大得足以装下所有商品;得克萨斯州的面积大得一望无际;包罗万象的《大英百科全书》大得占了客厅书架六分之一的空间。

后来,“小”开始变得美好。玩具贵宾犬、宝马迷你车、时尚精品店、新派法国菜、高档俱乐部及节省空间的叠椅纷纷出现。

到了技术时代,各种更“小”的东西出现了:微型芯片、微波炉、入耳式耳机、储存量可达千首歌曲的口袋随身听、纳秒、调节滑块,不一而足。

再后来,也就是现在,“大”又占了上风,真是令人不解:宽大的平面电视、超大型飞机A380、庞杂棘手的全球性经济与安全问题,还有魁梧的道恩·强森(Dwayne Johnson)。

尺寸是一回事,比例又是另一回事。在此探讨的就是比例问题。本书尤为关注微观世界究竟如何影响着通常意义上的世界,核心主题是观察和探寻,我们或许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答案。我们缩小事物,从而理解它们、欣赏它们。有些东西过于庞大,我们无法尽收眼底,比如一栋建筑、一场战争,也许将其按照12∶1的比例缩小,诸如此类的事物就能为我们所理解。雕塑家、舞台设计师、诗人等艺术家都着眼于微观之处,这是因为微观鼓励着人们更仔细地观察、更深入地参与。我希望这本书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一本关于幸福和展望的书,是一场歌颂。微缩物品帮助我们构想更宏大的计划。制作微缩铁道模型里的信号楼需要极致的精准,在搭建正常尺寸的信号楼时,我们鲜少这样小心谨慎。在人类艰苦探索如何登上月球的日子里,美国宇航局里肯定有不止一位科学家仔细观察过电视连续剧《雷鸟》(Thunderbirds)中的人偶和火箭模型,以此寻求灵感。未来城市的建筑师一定会利用模型进行规划,而这个模型可能就是他们曾尝试建造某栋建筑的唯一证据。

我们将在下文看到的各种微缩物品并不全是小件物品。德国汉堡的微缩铁道模型就自诩世界上最大的微缩铁道模型。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可供4000人同时入住,酒店内甚至还有一条人造运河,河上的贡多拉船可以载着乘客浪漫地穿行其间。但是,本书中提到所有事物都是按照比例缩小的,是微缩后的成果。

英文单词“miniature”(微缩)最初是书籍类术语,后来却通过艺术作品得到推广。在印刷机诞生以前,抄本上的文字和插图都是手工书写和描绘的。最初的拉丁语单词“miniare”指的是用丹铅上色,后来逐渐演变为意大利语单词“miniatura”以及英语单词“miniature”。起初“miniature”一词的使用范围极小,直到16世纪,人们才把它与插图广泛联系起来,频繁地用作“绘画”(limning)或者微型肖像画的近义词。在这之后,人们才开始用它来描述其他的小东西。大约到了1630年,该词才成为常见词。下文对微型书和微型肖像画的发展的研究都将证明一点: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内在的奥秘。

我采用了一条简单的标准来区分“微缩物品”和普通的“小件物品”:微缩物品应当是原型较大的物品的微缩版本,或者能够让人联想到更大的东西,作者在制造过程中应当带着这样的意识。也许,微缩物品也能起到某种微小的作用,比如解释概念、解答谜题、唤起回忆。钥匙圈上的微缩建筑纪念品虽然不是很有趣,却属于微缩物品的范畴。一小瓶杜松子酒也可以归于此类。但是大众的甲壳虫汽车就不能算在微缩物品的范畴之内了,一个小小的顶针也不算,无论收藏者花费了多少心思收集它们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迷你酒吧和体形小巧的观赏犬算是分界线,盆栽景观也是一样,因为盆栽中的小植物需要主人精心地修剪和栽种。在课堂展示上,五岁孩子制作的塑料玩具贵宾犬则吸引不了任何人。人们可以效仿航空公司规定随身携带行李的范围,为微缩物品划定更明确的范畴。但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微缩物品在我们的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随处可见,我们会本能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你看见微缩物品时就会自然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再多看两眼,你可能就无法转移目光了。

微缩的世界受我们掌控。儿时的玩具向我们幼小的躯体注入了一股罕见的能量,赋予我们成人的能力,甚至是巨人的力量。我们手中的玩具汽车、玩偶小人、塑料积木不仅任我们摆布,还让我们化身为征服者。除非我们在成年以后还会做这种游戏,否则我们也许再也无法拥有这种统治世界的机会。那些火车模型的痴迷者整天戴着火车司机的小帽子和火车模型一起待在仓库里、阁楼里!他们的妻子早就走远了!妻子们也有自己的心头好:瓷器收藏、玩具收藏、毛毡玩物、过家家游戏。谁将为她们发声?本书的核心就是让读者抛开一切杂念,沉浸在一个个小小世界当中。有些人细察微小的细节,仿佛整个世界都依赖于此,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的世界的确依赖于此。

微型世界不是一个由微型事物组成的毫无艺术感的集合体,而是一个生机勃勃、历史悠久的生态系统。如果一件微缩艺术品本身暗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联系,那么研究人们对微缩世界的热爱,就会是一门有趣的学问了。下面的文章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构思方式。

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观察到,微缩物品也许能够彻底颠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我们无须再通过循序渐进的观察一点一点地了解全貌,而是一眼就能看遍事物的全局,当即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把这一替代方式称为用“可理解的方面”取代了“可感觉的方面”。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会给伦敦城中心那些巍然耸立的摩天大楼起一些亲切可爱的小名的原因,有“可以吃的腌黄瓜”(Gherkin,瑞士再保险塔),还有“可以一手握住的对讲机”(Walkie-Talkie,对讲机大厦)、“奶酪刨”(Cheesegrater,利德贺大楼)。这些昵称不仅让我们心情愉悦,对开发商也大有用处,因为这样的昵称让那些原本可能令人反感或者暗含威胁的东西摇身一变,立马变得亲切小巧了。

如果没有模型,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会变得艰难。二百多年以来,模型一直是博物馆这种充满智慧的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孩子们正是因为接触到了模型才对初次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久久难以忘怀。玩小物件的渴望会转变为造小物件的渴望,而这两种渴望都能体现出人类的征服欲。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但压抑的世界上,哪怕只掌握微缩的寸土尺地也会让我们重拾秩序感和价值感。我们或许无法参加世界杯或者莱德杯,但是我们可以享受桌上足球和迷你高尔夫球带来的乐趣。无人机是什么?不就是用遥控操纵的模型飞机吗?世界又是什么?不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这一方土地吗?

我想,如果没有业余的微缩模型爱好者,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将同样艰难。阁楼和仓库里迸发的激情与创意(蒸汽机、个人电脑)推动着世界前进。而且,拥有英商怡品(Maplins)会员卡和早期电路板的微雕艺术家几乎都是业余的微缩模型爱好者。在他们的努力得到人们的欣赏、肯定之前,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内心的激情及家人的反对。本书的目的就是增进读者对微缩模型爱好者的钦佩之情。我们应当注意到英文单词“amateur”(业余爱好者)其实源自拉丁语单词“amare”,它的意思是“热爱”。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在模型村的迷你草坪上上演的迷你板球赛呢?又该如何理解旁边的迷你消防员攀上迷你阶梯检查迷你茅草屋顶上的迷你损失呢?是谁设计了这座模型村?又有谁会来这里参观?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启示?那个下午,当伊丽莎白公主置身于白金汉郡的贝肯斯科特模型村时,是否只有她自己相信这里的微型建筑统治着这个王国?

你可以从本书的尺寸看出,我并不打算写一本百科全书或是指导手册,这一点几乎无须赘言。除了介绍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本书还试图借助微缩模型讲述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示微缩的视角会如何启发我们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借助微缩的视角,人们(常常)得以探索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若失去了这一视角,这种探索就成了痴人说梦。

微缩的世界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应当对此心怀感激。它不是由某个公司或委员会创造的,而是由一个个坚定的个体构建的。人们希望通过微缩艺术表达自我。最好的结果是,微缩艺术可以发人深省,但在最不济的情况下,它也能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原以为已经了解的事物。

本书的主题决定了书中的分析是微观的,读者们最好把它看成一段对某个模型村的历史概述,这个模型村就是我们熟知的地球。书中的这个村庄广阔且包容,但并不包罗万象。如果你要寻觅的是森贝尔家族(Sylvanian Families)的动物玩偶、Dinky玩具小车或者乐高玩具的历史,那你就要失望了。但若你在寻找一个跳蚤马戏团、一千个迷你的希特勒以及《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的舞台设计师的模型箱,那你就走运了。

本书提到的微缩物品几乎都是手工制作的。书中提到的微型书、复杂的铁道模型、象牙上的微型肖像画等在当今皆可被称作创客运动的一部分,或许是慢生活运动的一部分。这些微缩物品通常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虽然它们并不总会引起人们的怀旧之情,却会轻而易举地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思念,或是对儿时神话的思考。我们会走进微缩爱好者的世界,去探寻那里是否有一个更令人向往的地方。

幻想国度和好莱坞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本书只会一笔带过《格列佛游记》和电影《缩小人生》(Downsizing)。(跳蚤马戏团之所以值得讲述,不是因为它涉及小小的跳蚤,我对小东西本身并不感兴趣,对大自然创造的微小生物就更提不起兴致了。我要介绍跳蚤马戏团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迷你的马戏团。跳蚤试图做出的动作同样存在于人类世界:它们会跳芭蕾舞,会开邮车,会佩剑决斗,在我们看来,它们就是一种奇观。训练跳蚤马戏团有一套专业化的流程——训蚤术。读者朋友们,快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吧,快……)

微缩物品的意义既不新奇也不浅薄,那么,为什么少有文章介绍微缩物品的价值就成了一个谜,至少我是理解不了的。对小物品的渴望始于童年,通常会在人们成年后被快速丢弃,就好似火箭在快速飞向月球的过程中迅速脱离助推器那样。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再满足于玩具车,他们渴望真正的汽车。如果他们没有这种渴望,别人或许还会认为他们是异类。其实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标新立异。有一次,我看到我家边上一家玩偶商店的告示上写着“这不是一家玩具店”。在我踏入微缩世界之前,这则告示让我满腹狐疑。它不是玩具店还能是什么呢?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店里一探究竟(商店在一个网格围栏后面,里面的光线很暗,而且店主的态度是出了名的),我看到迷你的网球拍居然真的装有网球线,一罐罐马麦酱小巧可爱,就算给小老鼠配下午茶都不够它解馋。商店里还有千百种迷你的东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确实不是一家玩具店,而是一整个宇宙。它体现了一种微缩领域里常见的把戏:它对自身的存在有着不可撼动的信念。因为店里的一切都是微型的,所以没有什么看起来显得格外迷你。走出店门时,我反倒觉得店外的汽车像个庞然大物,街边的邮筒就犹如古根海姆博物馆。

早在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描绘爱丽丝梦游奇境或早在物理学家研究量子物理学之前,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已经蕴含着一个又一个微缩世界了。微缩世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并且其发展历程是不容忽视的。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在哲学长诗《物性论》(De Rerum Natura)中曾说:“一件小事能够暗示大道理,可以把你引去追寻知识的踪迹。”在《论憧憬》(On Longing)一书中,诗人苏珊·斯图尔特(Susan Stewart)认为,我们生活在一场白日梦中,也许有一天微缩的世界会揭示出一段神秘的生活。白日梦蕴含着一种内在的逻辑:掉入兔子洞、开启新世界的那一刻,我们就应当立刻原谅那些以为正常世界就该是日常世界的人们。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能阐明为何我们执迷于通过缩小事物的尺寸挖掘其本质,同时抒发对这种迷恋的赞美之情。埃及法老、英国废奴主义者和罗德·斯图尔特(Rod Stewart)很快就会在下文登场;一名来自芝加哥的女性也会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她认为破案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用最小的案件模型来分析案件。不过,第一章要说的是一百三十年前巴黎城中央那座宏伟的埃菲尔铁塔。那一年,铁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顶着强风攀上高塔,这一人体工程学上的壮举从此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目录

序言 看的艺术

第一章 俯瞰之景

第二章 微型村庄和城市

第三章 婚姻的肖像

第四章 微型书

第五章 理想家园

第六章 最大的铁道模型景观

第七章 未来本是个美好的地方

第八章 完美的爱好

第九章 梦剧院

第十章 微缩的我们

后记 如今的模型

致谢与延伸阅读

图片来源


短评

居然有这么多微缩的东西。书中提到了沙盒游戏也是微缩模型的一种,那么电子设备上的沙盒游戏又怎么算呢?

2020-07-30

即使是微小的迷你世界,承载的也是人们好奇的幻想和热烈的渴望。挺有意思的触角,生活中也存在各种新奇的迷你世界等待探索和欣赏。

2020-08-01

3.5。想到CSI的微缩模型杀手:) 满足强迫症又有点creepy。

2020-07-31

内容很杂,不够系统以及细致,配图太少了,需要手动搜很多很多相关的图。副标题是微缩的历史,我觉得正文并不算是恰当的按照副标题所说的写,分了几个类别或者方向,介绍了一些人物或者例子,比起副标题,算是写得比较窄。其实这个主题我感觉很有趣的,但是这本书是我的期待以下,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个主题相关的书籍期待值太高了吧。(最后真的不喜欢以及不提倡仿造著名旅游景点的景点,很有可能顺应并加深人们对“正版”景点的固有...

2020-07-25

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只是惊叹手艺活儿,值得传承和散播。

2020-08-05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的书评

1976年1月,威尔士亲王决定死后只带走一件东西,34年后,当他带着乔治四世的称号下葬的时候,他的心愿得偿,装着菲茨赫伯特肖像画的项链坠如他要求的那般“就放在心口上”。 他说,那是他唯一的挚爱——他的妻子!他内心和灵魂的妻子!可是,她却也是不被他的父母所祝福,不被...

2020-07-25 09:10:16

常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世界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有一种人,他们很少惋惜世界之大难以丈量。相反,在他们的视野里,世界这么小,小到随时可以折叠起来,变成如同火柴盒般的袖珍。 谁不想成为“真 · 世界在我手中”的人生玩家呢?而微缩爱好者,已经达成了站在...

2020-07-10 17:05:46

这部微缩品历史非常棒,如果配上更多的插图甚至是彩图那就更震撼了。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微缩的东西就情有独钟。比如有人喜欢收集各种名车模型,女孩们喜欢玩缩小后的娃娃家,男孩们热衷的乐高拼装模型。比起庞然大物来说,小的东西更容易欣赏把玩,满足人们占有支配的心理。 ...

2020-07-19 12:37:01

标签
文化史,微缩,历史,文化研究,未读,***未读***,趣话,英国文学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