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创新的起源

创新的起源

书籍作者:马特·里德利 ISBN:978711168436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2677
创建日期:2021-10-07 发布日期:2021-10-07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创新与生命一样,是宇宙中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它是“逆熵”的,它能从混乱中衍生出秩序,从简单演化出复杂,是整个宇宙避免热寂的希望。

尽管除了熊彼特和索洛以外,主流经济学家很少研究它,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承认,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可创新又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历史的伟大创新总被人们包裹在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下,瓦特、达尔文、牛顿、巴斯德、乔布斯,创新总是与个体的成就相关。

但本书认为,这不是事实,即便这些聪明的个体不幸夭折,蒸汽机、进化论、万有引力、疫苗和苹果手机仍然会出现。

因为创新有它自己的规律。

本书前半部是一部科技史,后半部则从科技史的角度探讨总结创新产生的规律。


作者简介

英国科普作家,科学家,拥有世袭子爵头衔的英国上议院议员,纽卡斯尔英国国际生命中心的创始主席,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客座教授,他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因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主修动物学,并因对雉鸡的繁育系统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他的成名作为《理性乐观派》,同时还著有《基因组》《先天后天》《美德的起源》的“基因三部曲”,以及畅销书《自下而上》。

《福布斯》杂志称其为英国的尤瓦尔·赫拉利。

他也曾因为TED上的演讲“When Idea Have Sex”讨论思想交融与生物繁衍的相似性而轰动一时。

他的知名科普著作《基因组》中文版曾获得第一届文津奖,2021年新版由华大基因CEO尹烨博士翻译,并得到了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8名院士的推荐。


编辑推荐

给挣扎在“创新荒时代”人们的启示

科技进步的恢宏历史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逻辑脉络?疯狂内卷中应该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陈春花 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尹烨 华大基因CEO·高庆一 奇葩说辩手 等多位大咖联袂推荐

面向全年龄段有深度的科普·思维读物,从不起眼的事物颠覆你对“创新”的认知

GoodRead 2020年度商业书籍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度好书榜推荐

首届文津奖获奖作者 全新力作

著名心理学家 史蒂芬·平克 推荐


《创新的起源》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导 读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相携而行。由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分科的学问,自文艺复兴后发展一日千里。从石器工具到计算机再到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原子、量子技术,科技在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说清楚科技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科技史书籍应运而生。

描述科技史的书不少,能把科技史写好的却不多,而这本马特·里德利的新书恰属其中之一。

有幸和团队刚刚重译了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又拿到了他这本讲述科技进步的新书,开卷眼前一亮,细品妙处颇多。

上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科技史作品当属吴军的《全球科技通史》,读完倍感科技史编撰之不易。科技史之所以难写,首先在于科技发展的历史着实纷繁芜杂,好比要描述一棵参天大树上的众多枝叶,而且这棵大树的新枝嫩叶还在加速生长,如何在有限的章节里“突出主干,亦取旁枝,兼顾新芽”就成了对笔者修为的第一层考验。其次,与科技史相关的作品,特别是从单一学科角度来描述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并跨越时空尺度将精彩故事缀玉联珠又不落俗套,则成了对笔者知识广度、深度的另一层考验。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 , 领异标新二月花”,大抵如此。

很明显,马特·里德利在这部作品里做得很好。与一般的编年体或分科体科技史不同,他从更高的维度总结了相关科技的共性,同时辅以历史甚至史前史背景,深入剖析了特定科技、创新或发明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马特·里德利的生物学知识深厚,然而能挑战科技史这样庞大的题材,可见其生物学之外的造诣。特别是每一章的开篇,都是一众大师的名言警句,显而易见,内容经过了他的精心撷选。比如,他引用了老福特的“失败只是重新开始的机会,而这次你会更加明智”作为第 3 章“交通”的引语;他选择颇具有讽刺意味的句子“有一个关于摩尔定律的定律。预测摩尔定律失效的人的数量每两年会翻一番”,作为第 6 章“通信与计算”的引语;“当一项新发明首先被提出时,它会遭遇到所有人的反对。可怜的发明家只能绞尽脑汁来推进它”这句话道尽了创新者的无奈,被他作为第 11 章“对创新的抵制”的明义。而更能引起我共鸣的,则是第 8 章“创新的本质”中来自杰斐逊的这句“自由是科学和美德的伟大父母,一个国家自由的程度决定了其科学和美德伟大的程度”。此处的自由,是指精神之丰盛自由。在全人类创新迟滞的今天,我们当以何种态度重新审视科技进步的本质,并如先贤们一般鼓足一往无前创新的勇气,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最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第 9 章“创新经济学”中有关“创新既是科学之母,也是创新之女”的内容,让我心有戚戚焉。作者并不认可所谓“科学 – 技术 – 创新”的“线性模式”,还纠正了对“线性模式”的圣经,即拜登上台后再次大热的来自 1945 年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的误解。虽然我们常将科技连用,但其实往往没有搞清楚“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的关系,科学一般指发现,即认识自然的能力,故往往只有“第一”才能被世人认知。而技术一般指发明,即改造自然的能力,很明显技术可以不断地追赶迭代,最后比拼的是效率。创新明显在二者之间都可以存在。

诺贝尔奖获得者悉尼·布伦纳谈论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生物学的一句名言令我印象颇深:“科学的进步依赖于新技术、新发现和新想法,新技术优于新发现,新发现优于新想法。”这句话强调了技术工具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先进的技术工具比聪明的头脑更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发明显微镜,微生物学就不可能建立;若没有发明测序技术,则不可能有基因组学。正是因为创新集成孕育了新技术,新技术带来了新发现,新发现催生了新理念,才产生了新科学和新学科。

我所在的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一直在用这句话启迪我们:“究竟是科技创新还是创新科技?物理学的 100 年,是由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所奠基,那么生命科学的超级工程在哪里?”可以说,自然科学走到了今天,大科学装置的应用不可或缺,生命科学亦是如此。我们和作者共同企望着,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将使人类不仅长命百岁,而且健康自足;不仅物质繁荣,也能精神丰盛。创新不仅是自由之子,也是繁荣之母。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黑格尔写道:“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关于历史,这几位大咖非常有见地。然而这几句总结,仅适合于评价社会史。至于科技史,因为科技基于物理定律,大多又可被数学语言描述,所有成果都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来证实或证伪,故科技史是极为客观真实的。事实上,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人类只要登上了科技树的某一枝杈,则必然在此基础上向上攀登而不是倒退。这也是本书认为的终极创新,生命——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之一。

由此,科技史值得学习。

可见,本书值得一阅。



如何使用本书


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

一本好书,是一个作者数年乃至终身智慧的结晶。好读书,读好书,则是让人生丰盈最简单的路径。如果能够充分地汲取书中的养分,未来还能学以致用,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放眼全球,中国是图书价格比较亲民的国家。虽然购书的成本不高,但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如何最大限度地了解书中妙处,是需要仔细思量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地阅读呢?看书前我们需要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这就像我们在拿到一个新玩具、新电器之时,为了让它发挥最大的功用,都会先看看说明书,研究一番。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抵如此。

马特·里德利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史科普作品,既不是编年史也不是分科史,其章节是以问题为脉络来组织的。本书知识结构新,历史跨度大,阐述维度多,观点又极其犀利,但受篇幅限制,很多关键细节作者只能点到为止,来不及一一细述。故要发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阅读之前,咱们还得一起做做功课。

首先,建议快速浏览一下世界史,尤其是对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亚洲、美洲史的横向比较,特别要重视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而思考中国在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比如 1776 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而同一时期的清政府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命有关衙署删销书籍……

其次,建议快速浏览一下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来的重大技术和产业突破,如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的发明、摩尔定律的提出、DNA 双螺旋的发现等,也包括 20 世纪的一众大型科学工程,如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这些有助于理解作者纵横捭阖的章节内容。


再次,我建议了解以下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李约瑟之问”,也称“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其编著的 15 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带着这个问题和可能的答案阅读本书,在当前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另一个则是罗斯福时代的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发表的关于美国科学政策的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的核心点是科技新范式的转变,在拜登上台后,这份报告再次受到热议。虽然该报告发表于 70 多年前,但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这本书怎么读最好?不同的读书风格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的建议如下:

如果你不想花太多时间,主要想看精华内容,我建议重点看第 8、9、11、12 章。

如果你想全面地了解本书的内容,我建议可以先看第 7~9 章,然后从第 1 章开始阅读。

如果你看书较快,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同时又是专业人士,我建议你看两遍(我就是这样看的)。第一遍顺序看一次,第二遍选择精彩的章节精读。

好书难得,百看不厌,我就不剧透了,精彩任君采撷。当然,也别忽略推荐序、引言、后记等提纲挈领之处,请花时间粗读一下,对理解图书内容有帮助。

开卷有益,愿诸君乐得其趣,受益匪浅。



尹烨


华大基因 CEO






译者序




创新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



阿西莫夫有言:“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智人祖先可能会一直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那么现代人类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各位读者以及本书原作者和作为译者的我们都不会有机会去感受和反思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在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作为有机发展锁链一环的人类,其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人类这个物种才通过原子、能量和数字信息的重组陆续地把原本不可能的存在之物变成了可能,也就是力争把无序变成有序,这实际上是一种熵减的过程。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并加速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激发原始创新,从而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拔得头筹。我国更是把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创新能力还要“显著提升”,到2035 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众多场合都对创新做出了重要论述,他曾说:“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0 年 9 月,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他强调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0 年 6 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老师经过朋友介绍将《创新的起源》一书的英文稿发送给我们,咨询是否可以担任本书的译者,对书稿进行译介。在通读全书之后,我们感觉本书对创新的见解非常独到,分析鞭辟入里。本书论述了创新发生的机制,创新之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创新,激发创新,等等。这些问题贴合当前热点,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当然也是本书原作者马特·里德利先生想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探究向我们传达的。因此,我们欣然应允并迫不及待地想尽快将中文译稿完成,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翻译工作,其间也面临着时间紧与任务重的难题,而且这并非属于我们日常研究工作的一个“必答题”,所以我们只能在完成正常工作之后“挑灯夜战”。

如今,虽然仍有些惴惴不安,唯恐我们的孤陋寡闻和学养不足有损原著的深刻内涵,不过“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现在“她”正带着两位译者的诚意与各位读者见面,以供各位参阅和批评指正。

作为英国记者、科学家、商界人士、英国上议院议员、著名的科普作家的马特·里德利先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因为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几乎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有中文译本,而且这些译本都赢得了大量国内读者的关注,而这本《创新的起源》是他最新的著作,相信也一定能够继续谱写传奇。里德利先生在这本书中利用历史上一系列创新的例子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我们应该为创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等等,资料翔实而丰富,论证精辟,见解独特。

本书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七章是分领域的创新史,包括能量、公共卫生、交通、食品、低技术创新、通信与计算以及史前创新,而后五章是作者对创新的深入分析。如果说第一部分是“经济基础”,那么第二部分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层建筑”,是对第一部分的升华。

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史,因为它澄清了很多当下流行但未必正确的观点。虽然创新几乎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或者说它已经成了一种行动。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里德利先生看来,创新与发明是有差异的,这也是他在书中反复提及的一种理念,也正是因为二者的差异,有些人是发明者,但是难以被冠上创新者这个称谓。再比如,传统上我们往往认为很多创新起源于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基础科学成果的转化带来了创新的爆发,但是实际上,有些创新走在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前,甚至遥遥领先,这也是里德利先生在本书多处都提到的一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一点上,里德利先生的观点与《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 3 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们都表明,技术的出现和形成远远早于科学,甚至科学在当时可有可无,技术则必须存在。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说基础科学研究不重要,而是强调要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来看待科学、技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那些历史上的创新者曾经背负着一些负面的评论甚至是骂名,但是这些并未阻止他们创新的脚步,也没有抑制住他们一如既往的创新热情,可以认为,创新是那些人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系列举措,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破解病毒“密码”,研发针对性的疫苗等都是这种精神气质的外显。而今我们正努力让这种精神气质更多地展现在芸芸众生身上。

同时,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时也需要某种机缘,创新太早会失败,太晚同样会丧失“首发权”,这也许印证了古典时代凯洛斯(Karios,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契机”)一词的精确内涵。当然,创新并不是个体的某种行为,它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代代人接续努力的结果。所以它是渐进的、增量式的,只不过我们通常记住的是那些被荣誉加身的幸运创新者,而在他们前面那些同样可以被称为创新者的铺路架桥之人却淡出了人类的视野,真乃“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外,虽然有些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是创新有时候是难以被计划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剑走偏锋的“尤里卡”时刻。可见,创新并不意味着敢“创”就必然“新”。创新并不总是都能以成功告终,而且在此期间也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欺世盗名”之行,比如“汉芯”事件就提醒着我们: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唯有如此,创新之路才会更宽广。

作为译者的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科学传播问题,而实际上这本书既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有关创新历史的著作,也可以看作是对创新这个问题进行的科学传播。也正是基于这种考量,我们更愿意把这本书介绍给各行各业关注创新的人士,也通过本书让更多人从科学传播的视角看待创新的问题,但是囿于译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教,希望有机会再版时一一订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成就创新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是这个时代的标语,是这个时代的属性。希望本书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创新、理解创新、践行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具有创新这种精神气质。


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导读


译者序

引言:无限非概率驱动器 1


第1章 能量 12


热、功和光 13


瓦特带来了什么变化 23


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发明事业” 25


无所不在的汽轮机 30


核能与缺乏创新的现象 34


页岩气带来的惊喜 39


火的统治 46



第2章 公共卫生 48


玛丽夫人枕边的敌人 49


巴斯德的鸡 54


终有回报的氯气赌博 55


珀尔和格雷丝怎么从来不出错 59


弗莱明的运气 62


围捕小儿麻痹症 67


泥屋和疟疾 70


烟草和降低危害 72



第 3 章 交通 77


机车及其线路 78


转向螺旋桨 84


内燃机的回归 87


柴油机的悲剧与胜利 91


莱特兄弟的故事 93


国际竞争和喷气发动机 100


安全和成本上的创新 103



第 4 章 食品 108


美味的块茎 109


化肥如何养活全世界 114


来自日本的矮化基因 124


昆虫劲敌 131


基因编辑变得更清晰了 136


节约土地与共享土地 141



第 5 章 低技术创新 143


数字为全新之时 144


疏水阀 149


波纹铁征服了帝国 153


改变了贸易的集装箱 157


轮式行李箱迟到了吗 164


餐桌上新颖的东西 167


共享经济的崛起 170



第 6 章 通信与计算 172


距离的首次消失 173


无线的奇迹 177


谁发明了计算机 183


日益缩小的晶体管 190


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惊喜 197


学习的机器 204



第 7 章 史前创新 209


第一批农民 210


狗的“发明” 215


一大飞跃(石器时代) 220


火让盛宴得以成为可能 226


终极创新:生命本身 229



第 8 章 创新的本质 231


创新是渐进式的 232


创新不同于发明 236


创新往往是偶然的 237


创新是重组 240


创新包含试错 243


创新是一项团体运动 245


创新是必然的 246


创新的炒作周期 250


创新倾向于分散管理 253


创新更意味着资源节约 256



第 9 章 创新经济学 259


报酬递增之谜 260


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现象 263


创新既是科学之母,也是科学之女 269


创新不可强加于不情愿的消费者身上 273


创新让彼此更加依赖 274


创新不会造成失业 276


大公司不善于创新 280


赋予创新以自由 282



第 10 章 造假、骗局、跟风和失败 285


造假的炸弹探测仪 286


幻影游戏机 288


希拉洛斯的溃败 289


创新收益递减导致的失败:手机 296


未来的失败之作:超级高铁 298


失败是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亚马逊和谷歌 302



第11章 对创新的抵制 308


当创新颠覆认知:咖啡的例子 309


当创新被妖魔化和耽误:生物技术的例子 313


假若恐惧淹没科学:除草剂的例子 318


创新受到美国政府阻止:移动电话的例子 320


创新遭到法律扼杀:知识产权的例子 324


创新遭到大公司打压:无尘袋式真空吸尘器的例子 331


投资者转而投资其他创新:公共字节的例子 335



第12章 一场创新荒 339


创新的运作机制 340


光明的未来 341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加速发展 344


创新荒 346


中国的创新发动机 348


重获繁荣 350



后记 353



参考文献 367



标签
创新,科普,随便看看,休闲,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