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

书籍作者:巫鸿 ISBN:9787535690661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550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美术史领域国际著名的学者,巫鸿教授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本书便是巫鸿30年来在哈佛和芝加哥大学给学生第一学期第一堂课的讲稿合集,希望中国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眼光,重新发现和认识本国的艺术与文明。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史著作,作者用一种专题性的讲述方式,来代替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艺术发展史写作,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作者思想中的每一个灵光,汇聚成一片星丛,在更为真实、开放的历史时空中展开。

《第一堂课》堪称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它以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展示“中国美”的意蕴,带你领略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它是西方学子了解中国艺术史的“第一堂课”,也是艺术史初学者进入艺术殿堂的“第一堂课”,更是国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文明的“第一堂课”。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1968、198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 “斯德本特殊贡献中国艺术史”讲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编辑推荐

正如张骞通西域一样,巫鸿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本书是巫鸿在哈佛、芝大中国美术史讲稿首次结集出版,也是第一本融合作者写作、教学与思考的著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凝结了他在国际语境中对中国艺术与文明的发掘和阐释。

《第一堂课》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我从1987年起在哈佛大学(简称“哈佛”)教授中国美术史,1994 年转到芝加哥大学(简称“哈佛”)从事同样的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我从一开始便形成写讲稿的习惯—虽然大多数美国同事并不如此,比如哈佛的约翰·罗森费尔德(John Rosenfield),他是我读博时的导师之一,随后成为我在该校美术史系的同事。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在系里的图像资料室里待上近一小时,先选出若干35 毫米幻灯片,一排排放在 “灯箱桌”上。随即端坐桌前对着这些微型图片陷入沉思,时不时更换某些灯片的位置以形成新的组合。他所思考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图像的阐释逻辑,在即将开始的课中把学生带入一个环环相扣的图像分析世界。

我深受这种图像思维的影响,但终究无意摆脱讲稿。一个原因是我毕竟是在用“外语”教学,但更重要的在于撰写讲稿对我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思考过程—这种写作即是思考一堂课的目的、内容、逻辑和方法。经过这个过程,即使不是照本宣读,也会觉得心中有底。哈佛和芝大都鼓励教授不断推出新课,特别是在研究生层面上更是如此。课程设计因此与教授的个人研究和著述水乳交融,我的一些讲稿提供了写作契机甚至成为文章底本。熟悉我的写作的读者可以从这些讲稿里看出不少端倪,有时甚至会遇到相识的文字。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讲稿中的最早的一篇是1988 年的《中国古代礼仪美术》。那是我在哈佛开始教书后的第一年为美术史系和人类学系设计的一门跨系课程。当时我开始思考《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 的“ 纪 念 碑 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这本书。在这门课第一堂课上讲的,基本上是后来该书第一章的一些主要线索。类似情况也见于《墓葬美术研究方法》,以后融入了《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以后融入了《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以及《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以后成为单篇讲话并纳入《“空间”的美术史》中。《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两篇讲稿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这本集子中收录这两篇是因为这门课我教了许多年,第一堂课的内容也不免发生了变化,现在重温这些讲稿,第一篇是1997年写的,比较重视理论和比较研究的角度,第二篇则是在2017 年最后一次教这门课时写的,更注重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关系,也更接近2019 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中的绪论。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这些讲稿已经成为公开出版的书籍的部分,那为什么还要在本集子中重新发表呢?我的回答一是按时间来讲它们实际上在先,可以反映出学术思想的脉络和进化;二是本书的读者面可能会广阔一些,没有读过我的专书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简短的讲稿中大致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当然,书中的大部分讲稿尚未发表。其中有的也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书籍或文章,如“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是我2017—2018 学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门研究生讨论课,当时已经开始考虑最后将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2017—2019学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也有类似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讲稿也可能会反映与未来学术研究及写作的联系。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似乎特别重视撰写“第一堂课”的讲稿呢?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每门课的第一堂课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首次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购课时段”(shopping period) 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第一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我所教过的课并非都留有“第一堂课”的讲稿—有的遗失了,有的只有提纲。目前能找到的有长短不齐的二十余篇。一位现已执教的往日学生建议翻译发表,认为这对从事美术史教学教学的国内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会有价值。我本人的期待并没有如此之高,但感到既然这); 以及《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以后成为单篇讲话并纳入《“空间”的美术史》中。《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两篇讲稿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这本集子中收录这两篇是因为这门课我教了许多年,第一堂课的内容也不免发生了变化,现在重温这些讲稿,第一篇是1997 年写的,比较重视理论和比较研究的角度,第二篇则是在2017 年最后一次教这门课时写的,更注重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关系,也更接近2019 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中的绪论。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这些讲稿已经成为公开出版的书籍的部分,那为什么还要在本集子中重新发表呢?我的回答一是按时间来讲它们实际上在先,可以反映出学术思想的脉络和进化;二是本书的读者面可能会广阔一些,没有读过我的专书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简短的讲稿中大致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当然,书中的大部分讲稿尚未发表。其中有的也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书籍或文章,如“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是我2017—2018 学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门研究生讨论课,当时已经开始考虑最后将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2017—2019 学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也有类似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讲稿也可能会反映与未来学术研究及写作的联系。

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似乎特别重视撰写“第一堂课”的讲稿呢?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每门课的第一堂课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首次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选购时段”(shopping period) 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第一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我所教过的课并非都留有“第一堂课”的讲稿—有的遗失了,有的只有提纲。目前能找到的有长短不齐的二十余篇。一位现已执教的往日学生建议翻译发表,认为这对从事美术史教学教学的国内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会有价值。我本人的期待并没有如此之高,但感到既然这批材料存在,而且本来就是为向公众宣讲而写的自然可以和有兴趣的人分享。它们大都比较简短易读,不会占用读者太多时间。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最基本的一级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专业程度因而随之增强。最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程强调不间断的互动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本书所收的讲稿三种课程都包括,根据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的课程着重于美术史的历史演进和观察方法,下编中的课程较有专题性,强调的是观察美术史的视点。

我希望感谢目前在芝大修习我课程的16 名学生,包括伊思昭、周真如、陈允灏、徐婷婷、蒋理、陈嘉艺、吴垠、周韵钧、杨之彦、邹一凡、王子南、朱嘉逸、张曦、唐葆真、邵韵霏、杨槃槃。他们贡献出时间和精力,将一些(有时相当杂乱)英文讲稿译成中文,我在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和统一。我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更多的美术史读者和学习者带来一些益处。我也希望感谢活字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以及李学军、陈轩、李震、石雅如等朋友为本书的出

版提供的支持。郑岩教授对本书从内容到设计等各方面提供了大量建议;他的学生,中央美术学院霍司佳同学为本书编写了“延伸阅读材料”书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上编

概论·方法

壹 早期中国美术通论

贰 后期中国美术通论

叁 中国古代礼仪美术

肆 战国时期的美术和建筑

伍 墓葬美术研究方法

陆 汉代墓葬艺术

柒 作为通识课的中国书画

捌 考古发现与绘画史研究

玖 中国叙事画

拾 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

拾 壹 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拾 贰 敦煌经变画


下篇

主题· 视角

拾 叁 全球艺术中的“纪念碑”

拾 肆 中国古代艺术与祖先崇拜

拾 伍 艺术史上的秦始皇

拾 陆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

拾 柒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

拾 捌 山水艺术与超验

拾 玖 汉代墓地中的“门”


短评

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巫鸿老师用其深厚扎实的艺术史学养给学习者构建了一个独特又清晰的入门路径,从短短的一堂课中就能窥见中国艺术史的一个侧面。

2020-07-07

上编是本科生的通识第一堂课,总体比较简单易懂,几个大的框架性问题很有启发。第一次见巫鸿老师如此认真的从最基础的历史脉络出发来讲述中国美术史,对于学生和美术史老师来说应该会很受益。不过因为对敦煌学不了解,好催眠。。下编面向研究生明显难了一点,但也更有趣。宗教艺术和山水画境部分似乎是这几年巫鸿老师研究的新课题,期待巫鸿老师详细解读山水画境啊!书的装帧很好,这么厚的书还可以摊平看太感动了。。不知道是不是...

2020-06-27

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家巫鸿,在哈佛和芝大讲授中国艺术史各领域的第一堂课汇集。《第一堂课》堪称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是中国艺术的入门级读物,以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展示“中国美”的意蕴,带你领略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

2020-05-22

第一堂课的书评

提及巫鸿的中国古代美术研究,往往述及其对“原境”与“媒材”的讨论,前者多见于对“墓葬美术”的探讨,后者则以作者1996年出版的《重屏》为代表。巫鸿师从张光直,以早期考古入手美术史,博士阶段的关注点也集中于早期,最终提交了《武梁祠》(1989)这一以汉代墓葬祠堂为个...

2020-06-26 17:36:52

活字文化:艺术史这几十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人类学、社会历史、物质史等等,对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和观念,像巫鸿先生就是这方面研究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人物。 巫鸿先生大家可能都比较熟知,他是著名的美术史家,现在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最近又要出版一...

2020-05-28 17:12:41

本书是巫鸿先生在哈佛与芝大教授中国美术史课程的讲稿的集结,在每次课程的第一堂课,巫鸿都会介绍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课程课程开设的思考。 书中涉及的课程讲稿包括90年代之前的3篇,90年代的8篇,2000-2010年5篇,2010年以来8篇。 相较巫鸿的学术著作本书可能显...

2020-07-02 21:47:34

本人经管类专业背景,但小时候的教育经历中美学教育很缺乏,对于艺术类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也缺乏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前两年开始对艺术类书籍产生了兴趣,找了一些艺术史的书籍来读(包括教材),本来认为读一本教材应该是美术史入门的好办法,但整本书读下来,感觉自己脑子里...

2020-07-07 16:27:34

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豆瓣里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在此不赘述,笔者更多的谈一谈阅读完后的感受。 笔者现在是研究生在读,从本科时期认真思量着选课,到研究生阶段担任助教时看到在每学期第一堂课上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作业与考核等问题的关注,我深知一门课...

2020-07-02 19:02:12

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Ipad、电脑、影院荧幕、电子广告牌……这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屏幕的时代,信息如洪水,透过屏幕向人们袭来。生活在这个越来越视觉化的世界中,应该如何培养视觉信息分析的能力,将屏幕上的图像变为自己的知识来源和了...

2020-07-01 19:46:27

这本书收录的是巫鸿先生在哈佛和芝加哥大学开设的各门课程的“第一堂课”的讲稿的译文。 诚如巫鸿先生序中所言: 1. ”第一堂课“为何重要?因为它相当于开题,题开不好,自然不能吸引学生。因此必定要问题明确,思路条贯,要能“留”住学生。 2.讲稿观点多见于著作,为何重复...

2020-06-28 23:00:08

说起一堂课,一般会想到都德的《最后一课》,是普法战争后,因为被禁教法语,法国一家乡村小学迎来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而巫鸿先生这本书是反了过来,名为《第一堂课》,不止一堂课,而是二十四堂,汇聚了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三十多年来的课程讲稿,集合了他在国际语境...

2020-07-06 13:53:56

标签
艺术史,巫鸿,艺术,中国艺术史,历史,艺术史书单,湖南美术出版社,艺术评论&理论&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