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书籍作者:[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ISBN:978755934737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611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WEI一一本家教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儿童教育心理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正面管教、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民主育儿、美国S.T.E.P.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等风靡全球的教育理念都深受阿德勒教育思想的影响。


陈国兴


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了解儿童: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人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以及理性的自我引导的过程。儿童的教育与成年人类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儿童尚在发育期,不够成熟,因而给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放任儿童按自身意愿自由成长,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所以,成年人必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予关注并加以引导。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对儿童的不了解。因为成年人能够认识自己已属不易,而要全面了解儿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就更加困难。

个体心理学是针对儿童心理的专门研究,不仅是因为这个领域本身的重要性,还在于可通过了解儿童帮助人们了解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心理学不同,它要求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个体心理学着眼于人格的统一性研究,探讨整体人格为寻求发展和表现所做的不懈努力。从这一观点出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源自实践的智慧。不论是心理学家,还是父母、朋友或者自己,谁掌握了这些科学知识,谁就能够立刻将其付诸实践,用于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使其学说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是由人格的统一性驱动和引导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论述都反映了这些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个体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本章将向读者呈现个体心理学的总体观点,以后的各章则将详细探讨这里提到的各种相关问题。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根本的事实是心理上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性的追求。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不断地挣扎着成长,努力追求一种伟大、完美、卓越的目标,这是一个无意间形成的,伴随终生的成长目标。这种目标或者说追求的形成,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它会主宰着我们一生中的具体行为,甚至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受制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人格的统一性内含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每一个个体都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这个个体又是其人格的统一性塑造而成的。也可以说,每个人既是一幅画作,又是一名描画自己的艺术家。不过,作为这样的艺术家,他会犯错误,因为他对自己的灵魂与肉体的了解得不够全面。他只是一个脆弱的、易犯错误的、不够完美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人格构成的完整性及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并不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而是以一个人对客观事实的看法为基础的。这些看法绝不是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都生活在由同样的事实构成的世界中,却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但他对事物的看法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尤其需要分析他在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因为这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轨迹。

下面以一个这方面的具体案例来说明。这是一位52岁的女士,她总是没完没了地贬损年长于她的女性。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多次说到姐姐备受青睐,自己常被忽略的事情,这让她产生了一种屈辱感和无价值感。若通过个体心理学中“纵向”观察的方法来分析这一案例,我们会发现,这位女士从童年到晚年,都有着同样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动力——她总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当看到别人更受欢迎,或者处于更有利地位时,就会心生怨气。即便我们对这位女士的生活以及她的整体人格一无所知,也完全可以通过已有事实来弥补对她了解的空白。在这方面,心理学家与小说家类似,他必须以一条确定的主线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保证人格形象塑造的完整性,这条主线应该包括这个人的举止动作、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能预测出这位女士在某些特定情境中的行为,也能清晰地描绘出她独特的“生命主线”所附带的人格特征。


自卑感:不容忽视的心理天性

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是,一个人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天生有一种自卑感,它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努力改善个人处境来消除这种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可以减弱自卑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补偿。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会增加人们犯错误的可能性。自卑感在客观上可能促进个体的完善,但也可能因为只是促使人们进行单纯的心理调适,反而增加了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又或者,一个人如果自卑感过重,他只能通过心理补偿机制在心理上加以克服,却无力在行为上进行改善。

在此,我们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清晰地体现出心理补偿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加以说明:生来体质虚弱或器官有缺陷的儿童,受到严厉管教或缺乏关爱的儿童,被溺爱的儿童。

这三类儿童分别代表了问题儿童的三种基本处境,通过对三种儿童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正常儿童的成长。尽管并非每一个儿童生来都是有残疾的,但令人诧异的是,许多孩子都表现出由于某种身体的残疾或虚弱所引发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通过残疾儿童中的一些极端案例,来研究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型。至于被严厉管教或者溺爱的儿童,几乎所有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被划为其中一类,或者两类兼而有之。

上述三种基本处境都会使儿童产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作为回应,儿童会产生超越其自身潜力的雄心壮志。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生活中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在病理学上,

很难说清楚过度的自卑和过分的要强哪一个伤害更大。二者总是有节奏地依次出现。儿童会因过度的自卑而野心膨胀,从而产生一种永不满足感,使自己永不安分。这种不安分不会引发有意义的行为,在不切实际的野心助长下,它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同时,这种野心还可能会导致个人性格和行为的扭曲,就像一个持续不断的刺激物,使人变得过分敏感,时时提防外来的伤害或蔑视。

这类案例在《个体心理学杂志》中随处可见。这些人虽然长大成人,但其才智仍处于休眠状态。他们会变得“神经兮兮”,或者偏执古怪。他们会在道德上和心理上变成自我主义者——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如果发展到极端,他们甚至会走向犯罪。

为了逃避现实,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给自己构建一个新的世界。他们做着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世界,似乎那就是现实世界。最终,他们收获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宁。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通过虚构的现

实,来实现现实与心灵的和解。


社会情感需求:儿童发展的晴雨表


心理学家和父母需要关注的是,所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情况。社会情感在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任何干扰,都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成长。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是否正常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孩子的家长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联系。

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情况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进入学校,儿童会遇到一生中最早、最严峻的考验。

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儿童入学时的表现,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是否充分,特别是对如何与人相处是否准备充分。

人们普遍不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这也是很多成年人在回首他们的学校时光时,往往会觉得是一场噩梦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学校教育得当,通常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一些

缺失。

理想的学校应当是家庭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传授生活知识和生活艺术的场所。不过,在找到一所理想的学校来弥补家庭中儿童教育的缺陷之

前,我们应该先关注家庭教育的弊端。

由于学校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到显示器的作用。例如,如果父母事前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被人视为孤僻的孩子。这种偏见又会强化孩子的认知,使他们越来越孤僻,最终发展成为问题儿童。人们常把责任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是把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潜在的缺陷显现出来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在个体心理学领域中尚未定论。孩子一入学即遭受失败,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个迹象更多的是指孩子在心理上的挫折,而不是指在学习上的失败。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气馁情绪也不断增加。他们会躲避有益的任何行动,转而寻求成功的捷径。他们不选择社会所认可的大道,而是选择自己的途径——通过获得某种优越感来弥补自身的失落感。对于那些遭受到挫折而丧失信心的孩子而言,最具吸引力的事情莫过于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求。这些孩子通过无视社会规则、摆脱道德义务,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来突显自己的存在感和满足自己的征服欲,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比遵循既定的社会道路更为容易。但是走上这样道路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外在表现是多么勇敢和无畏,内心都是怯懦和软弱的。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犯罪分子,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鲁莽而勇敢,心底却很怯懦。同样,当那些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们处于不太危险的环境时,我们也能从他们的各种细微动作中看到这种

外强中干的脆弱感。比如,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孩子在站立时习惯倚靠着某种东西(有些成年人也是如此),而不是挺直腰杆站着。这时,人们就会对孩子说:“把腰杆儿挺直!”可这种古老的训练方法和理解方式常常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对这些孩子来说,对物品的倚靠并不是一种行为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渴求获得帮助和支持的心理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奖惩的方式让孩子消除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们对于获得支持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说,这种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读懂孩子的这些行为迹象,并能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态去帮助孩子消除问题的根源。

通常,从孩子的某个单一的迹象中,我们便可推断出他的诸多品质及性格特点。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倚靠某种东西,那他肯定有类似焦虑和依赖这样的特征。将这个孩子的情况和我们研究的其他案例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重建出这类孩子的人格,而且能够轻松确定,这个孩子就属于被溺爱的那一类儿童。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另一类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类孩子在被严厉管教或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研究那些毫无人性、作恶多端的坏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这类孩子的性格特征,只是

这些性格特征在他们身上被发展到极致。我们发现,这类人有一个显著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他们的性格由此变得冷酷,充满嫉妒和仇恨,见不得别人幸福。其实,这类嫉妒者不仅存在于恶人之中,在一些正常人中也很常见。当这类人有了孩子,他们就会认定孩子不应当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我们发现,这种父母不仅会把这种观点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在作为别人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采用。

这也不能说明这类人的观点和想法是恶意的,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受过粗暴对待的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们能信手拈来各种理由和格言,比如,“孩子不打不成器!”他们还会拿出无数

证据和例子来证明自己,但是这些都不能使我们信服。僵硬的、蛮横的教育只会使得孩子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肯定是无效的教育。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不健康症状及其相互联系的考察,再经过不断的实践,心理学家就可以构建出一个人的人格系统。凭借这个系统,人们可以知道这个人隐藏的心理活动。虽然,我们所考察的每一点都反映了被调查者整个人格的某些方面,但只有当每一考察点都指向相同的症状时,我们才能得出结论。所以,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都生搬硬套到某个被研究者身上。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个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抓住某人的一两个表现就得出意义深远的结论,

而应该尽可能寻找一切可以支持我们看法的证据。只有当我们能够成功地印证最初的假设,比如在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能找到顽固和气馁的迹象时,我们才可以确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个人格具有顽固、气馁的特质。

在这里,大家务必要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实自我。我们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相关行为来认识他的人格特征的,而不是通过他对自身的看法和想法总

结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研究对象故意向我们说谎,而是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人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有着很大距离。跨越这种距离,需要一个公正且富有同情心的旁观者。这个旁观者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老师,都应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阐释个体的人格。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人有可能也未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了解儿童: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前提 / 002

自卑感:不容忽视的心理天性 / 005

社会情感需求:儿童发展的晴雨表 / 007

三个基本问题:最能表现儿童的真实自我 / 012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解读儿童行为的前提 / 018

确立目标:儿童对情境的认识并不基于客观事实 / 022

行为模式:儿童的行为由他的目标决定 / 024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教育意义

追求优越感:儿童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 / 030

保持心理平衡:过分追求优越感对儿童不利 / 036

学校的教育:矫正家庭教育的弊端 / 041

第四章 怎样指引儿童朝着优越出发

社会情感:确定儿童优越感的正确方向 / 048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1:懒惰及其他 / 051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2:口吃 / 054

劣势防御机制:儿童会借助不良行为获得关注 / 058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儿童自卑感的恶性循环 / 062

语言暴力:消极的评价会剥夺孩子的信心 / 065

自卑感的表现:自卑外露及过度追求优越 / 069

自卑感的矫正:重点是不让儿童丧失信心 / 072

第六章 如何避免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他的处境 / 076

学习的能力:技能表现揭示儿童的自卑感 / 078

行为背后的意义:应重点关注的儿童行为问题 / 081

第七章 儿童的社会感情及其发展障碍

社会情感诉求:儿童都需要与他人建立的一种联系 / 092

社会情感的重要性:直接影响语言和逻辑能力 / 095

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 099

出生顺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101

家中最后一个孩子的共性:幺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103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长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105

第八章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不同情境下儿童的心理及其矫正

自动定位:影响儿童性格的家庭环境 / 110

行为问题: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 113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儿童倾向于非黑即白地看待问题 / 117

第九章 新环境可以检验儿童的准备情况

新环境的影响:环境转变是了解儿童性格的最佳时刻 / 120

微动作:关注儿童的姿体语言 / 123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准备不足会引起自卑感 / 125

性别认知错误:错误认知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 128

特殊的家庭角色:养子女、继子女和私生子女 / 132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入学准备:心理准备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 136

智力测试:不能作为衡量儿童未来的标准 / 139

理想班级模式:在合作中竞争 / 141

遗传和成绩单:引导儿童正确看待成绩分数 / 143

特殊的教学现象:留级、跳级、分班的问题 / 146

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优势 / 149

儿童教育咨询:将心理知识应用到儿童教育中 / 152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 156

训练儿童的合作能力:生活封闭会造成精神错乱 / 160

偏见带来的伤害:羞辱者和被羞辱者同样受伤 / 162

来自亲戚的误伤:任何人不得干涉父母的教育 / 165

挑选读物: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读物 / 168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青春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 172

青春期画像:青春期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因 / 176

正确的性教育:合作、友好地帮孩子形成正确认知 / 182

第十三章 教育的错误

了解孩子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 188

帮助孩子重建人格系统:用理解和包容对待行为倒退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