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德] 恩斯特·H.坎托罗维奇 | ISBN:9787552024494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9756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初版于1957年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一部屡屡重印、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已被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在探求中世纪政治神学之谜方面指引了几代学人,甚至被誉为中世纪政治思想史方面*重要的著作。
作者恩斯特·H.坎托洛维奇是20世纪杰出的中世纪史学家,他深入中世纪追溯了“国王的两个身体”——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所造成的历史悖论:国王的自然身体使国王如常人一样,不免生老病死;而国王的政治身体或灵性身体却超凡脱俗,充任国王职位的象征,享有统治的神圣大权。“两个身体”的概念让君主制就算在君主死亡后仍保有连续性,这一点集中体现于“国王死了,国王永生”这句葬仪用语。
该书将有关中世纪王权观念的法学、神学、图像学、古币学等方面的史料结合在一起,探寻了国王二体论在基督教时代的演进,揭示了西方中世纪后期至现代早期(11—16世纪)如何逐步发展出一种政治神学,以及共同体如何为了建立自己的主权而拟制出一套象征手法,又是如何借助这些象征手法来塑造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态。
本书译者前后历时10年,参照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译本,对正文和注释的翻译均力求做到准确、流畅;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坎托洛维奇研究专家古迪安(J.Gudian)为中译本撰写了长篇导读,对曾任职于法兰克福大学的坎托洛维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作了精彩分析,同时也多视角地展现了国外学界对《国王的两个身体》的*新研究动态。
恩斯特·H.坎托洛维奇(Ernst H.Kantorowicz,1895-1963),20世纪杰出的中世纪史学家,曾任职于法兰克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主要著述有《皇帝腓特烈二世传》《君王颂》和《国王的两个身体》。
尹景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序言(1997)
初版于1957年、如今整整40周年后再版的《国王的两个身体》,面世时的反响可谓即时而强烈。两篇书评,一篇由彼得·雷森伯格(Peter Riesenberg)撰写,另一篇由威廉·邓纳姆(William Dunham)撰写,都在开篇直抒胸臆——坎托洛维奇教授“写就了一部伟大著作”。邓纳姆接着继续就坎托洛维奇的方法(主张从都铎王朝时期国王两个身体的已知学说,回溯至其幽晦未明的中世纪先声),与弗里德里希·威廉·梅特兰在《末日审判书及其他:英格兰早期历史中的三篇论文》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比较。梅特兰的这部著作,作为曾出版过的六七部历史撰述和概念诠释方面的佳作之一,是《国王的两个身体》恰当的参照对象;邓纳姆企盼其读者能够欣赏坎托洛维奇那同样大胆的探索。在雷森伯格看来,《国王的两个身体》“可能是有关中世纪政治思想史最重要的著作,无疑是过去几代人相关著述里最为瞩目之作”。
这样的溢美之词几乎成为共识:“这部杰作”(ce livre magistral);“自近一个世纪前弗里兹·科恩(Fritz Kern)的《神恩与反抗权利》(Gottesgnadentum und Widerstandsrecht)问世以来对中世纪王权历史研究最重要的贡献”;“这项伟大的研究”。德国评论者中最受青睐的一个词是“钦佩”(Bewunderung);坎托洛维奇写下了一部“奇迹”。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反响。雅各布(E. F. Jacob)在1958年8月19日的《曼彻斯特卫报》中赞叹不已:“他写下了一部多么了不起的著作啊!”虽不是盛誉却也不乏褒扬之情的杰弗里·巴拉克劳(Geoffrey Barraclough)在《观察家》(Spectator)上发表文章,对该书副标题“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的精当性作了深入思考。在他看来,其他学者甚至其他评论家都引人误解、过于理性化地称作“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东西里,这一副标题抓住了它虔敬至诚的且归根结底乃形而上的方面(神学)。
当然,也有一些诫防之言。并非所有评论家都喜欢坎托洛维奇“政治神学”这一用语,有人把这一用语与德国具有纳粹倾向的法学家卡尔·施密特对独裁主义的描述和支持联系了起来。英国某些关注日常问题的历史学家想要更多了解,国王两个身体的学说是如何直接影响了都铎王朝法官接手的法院案件。法官们把国王设想成既是自然身体、有朽身体,同时又是政治身体、不朽身体,这对于日常生活来说重要吗?对这些批评者而言,坎托洛维奇这部著作的内容,有点过于沉湎去恢复高度思辨的修辞笔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所转圜,热情称颂这部著作。
评论者们的另一同感是,该书整体上看有不少可谓冗繁之处(用一位评论者的词来说,“过度”[nimiety])。细读《国王的两个身体》,其中包括了十余项研究,均生动有趣但又彼此联系松散,总体来看说服xi力不足。读这本书就像是要去破解一个“万花筒”,一位同时也持褒赞态度的评论家抱怨道。一本“丰富而混乱的书”,贝里尔·斯莫利(Beryl Smalley)埋怨说,读到最后,“我感觉就像用了一顿没有面包光是果酱的餐之后那般反胃”。或用理查德·索森(Richard Southern)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话来说,“与坎托洛维奇教授一起漫游中世纪探寻国王的两个身体,就像夜幕下沿着未知道路行走在一个陌生的乡村:光亮断断续续,虽有时也照得通明,乡村轮廓却仍只是依稀可辨”。但他又补充说,“这种经历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许多次白天行走在偏远道路上的旅行要更加深刻”。
本书在讨论实践政治方面有所欠缺(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批评),书中内容过于冗赘,但在教皇制度的论述上却略显单薄,一位研究中世纪教会的专家如是评述;除此之外,多是对作者学识渊博的由衷赞扬和叹服,赞叹他从都铎法学家那里一路长途跋涉,溯源之旅横贯了整个中世纪和古代后期。坎托洛维奇是如何写就了这样一部既专精又广博的著作?
近来,一些有学识的崇拜者们,其中不乏奇思异想者,一再为这位恩斯特·H.坎托洛维奇(Ernst H. Kantorowicz)的生平故事著书立说。他的故事有时还不免让人惋叹。按旧时欧洲所理解的“极端保守派”一词来看,坎托洛维奇算得上一位,他也是一个不信教的犹太人,可能还是个无神论者,沉浸于名噪一时的中世纪宗教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体论。身为施特凡·格奥尔格(Stefan George)圈子的一员和1933年这位大师葬礼上的扶柩人,坎托洛维奇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是位唯美主义者,带有当时看来稀松平常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实为不幸的一些种族偏见。1895年,他出身于波森(Posen)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德国军队服役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战后,他倾力于对德国“共产主义者”的镇压并再次负伤。
尽管他曾经试着研究东部地中海的经济史,不过后来还是决定专注于中世纪史。他第一部重要著作是皇帝腓特烈二世的传记。传记于1927年出版,没有注释,强烈表现出了近于小说的演义风格。它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之后受到纳粹追捧,但却引起了学界传统卫道士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坎托洛维奇以几种方式作了回应,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出版了一部对史料进行补充的续卷,即使这样做并未回答完对手提出的所有批评,但至少证实了他对史料确如其自己所言是了然于胸的。
坎托洛维奇于1930年在法兰克福接受教职之后,似乎要就此从事较为传统的大学教授工作了,但此时的德国已是政治堪忧、形势日蹙。这位有着贵族气质的激进保守主义者,既憎恶“国家社会主义”及其追随者强烈的反犹主义,也憎恶他们不得要领而且庸俗下作的粗暴不羁,所有这些情绪侵蚀了他对德国政治文化的本有尊重。1934年,他拒绝宣誓效忠阿道夫·希特勒,放弃了在法兰克福大学的学术生涯,选择退隐。之后他陷溺于忧郁,并在此期间汇编和翻译了大量英国诗歌,以“死亡、痛苦和变形”为主题(这是他自己为诗集拟定的题目)。不过,直至1938年他才动身离开德国,再未踏足这片土地。
幸运的是他在美国找到了一块安全避难处,伯克利提供给了他一个职位,使他得以安顿下来撰他的第二部书《君王颂:礼拜呼颂和中世纪统治者崇拜》(Laudes Regiae:A Study in Liturgical Acclamations and Mediaeval Ruler Worship, Berkeley, 1946)。但几年之后坎托洛维奇离开了西海岸,当时他和其他加州大学的几位教员拒绝向麦卡锡主义宣誓效忠。麦卡锡反共立场那时在国家机构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校务委员们要求坎托洛维奇发表的声明,其实质内容并不是真正令他反感的;他的反共产主义倾向至少可追溯到接踵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来自己那段街头巷斗的日子。但他认为反共宣誓的要求是对学术自由的侵犯,他奋起抵制,竭尽所能寻求支持,尽管最终效果平平。
坎托洛维奇很幸运地又找到了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因为他不久便收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给他的一个永久职位,还享有工作时间方面的特权,何时在大学开设研究生课程班由他自己决定。从1951年一直到1963年9月9日去世,他从事研究工作的地方正是普林斯顿。《国王的两个身体》这部著作,与《君王颂》一样,重建了中世纪思想家关于有机体整体所阐发的一些构想。不过,坎托洛维奇逐渐将他的颂扬对象指向了那些在有机体社会形态中体现出宗教理想的人物。尽管腓特烈二世仍然令他着迷,但坎托洛维奇极为欣赏的人物形象——比如,在《君王颂》中——已不是那位神话般的英雄皇帝腓特烈二世,而是腓特烈二世那位圣人般的同时代人兼“对手”:法兰西的路易九世
1962年秋,坎托洛维奇在他最后一次研究生课程班上研讨了但丁的《帝制论》(De Monarchia)。在研究生课程班一位成员的简短叙述中,作者回忆了坎托洛维奇的方法,尤其是他对学生所提学术性较强问题的回答。他会准备一张便签卡片,不管他被问到的是什么问题,卡片会将提问者引导至相关的文本和学术讨论现状。“几本参考书目里肯定会提到《国王的两个身体》,不过很少会直接引文本内容。……坎托洛维奇的研究是依据脚注进行的,那是他学识的储藏库。他一次又一次把我们送到那里,我们很快都对他使用的史料心生敬意,因为那是学问的宝藏,而且至今仍然是。”
如果要对这段引文内容加上着重号,人们理所当然可能会加在“仍然”这个词上。对《国王的两个身体》最初的极大热忱,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延续着。弗里德里希·贝特根(Friedrich Baethgen)在他纪念坎托洛维奇的著作中的公允评价,如今仍然广受认可:对所有“国家理论”(Staatstheorie)和政治神学方面的研究而言,《国王的两个身体》一直是而且会继续是不可或缺的。这并不是说这本书已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状态。对于初学者甚至往往包括高级研究学者来说,弄清其中的一些论证总归是有难度的事情,更不用说把它们编入一个连贯的整体中,纵然有先前学者在这方面所做努力的便利条件。
然而,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国王的两个身体》精彩讨论过的各种各样的主题,它们的奇绝魅力,以及注释所带给人的喜悦,依然如故。当社会史学在20世纪60—70年代臻至鼎盛时,这样一部总体来说高度思辨的历史,或者至少是端赖于传统观念史资料的著作,似乎本不可避免地会被搁置在略远离中心舞台的位置。但是由于坎托洛维奇为自xv己的主题加入了艺术的、辐散式的和象征的取向,读者们便决不会认为《国王的两个身体》“仅仅”是一部观念史。因此,该书仍然占据了很多学者的历史想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社会史因其他学科、特别是文化人类学而变得愈加丰富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对《国王的两个身体》一波更大的兴趣浪潮,这似乎可从译本新增之数得到合理说明:1985年的西班牙语译本;1989年的意大利语和法语译本;1990年的德语译本;1997年的葡萄牙语和波兰语译本。
1957年,恩斯特·坎托洛维奇出版了一部著作,这部著作一直引导着几代学人索解中世纪政治神学那些晦涩难解之谜。《国王的两个身体》不愧为一位伟大学者的珍贵遗产。它也依然是一部激荡人心、不断令人获益的著作。
威廉·切斯特·乔丹(William Chester Jordan)
新泽西,普林斯顿
导读:《国王的两个身体》及其政治意涵
序言(1997)
前言
导言
第一章问题:普洛登的判例报告
第二章莎士比亚: 理查二世
第三章以基督为中心的王权
诺曼佚名著者
《亚琛福音书》的扉画
永恒的光环
第四章以法律为中心的王权
从礼仪到法学
腓特烈二世
正义的父和子
身为中保的正义
布拉克顿
既低于又高于法律的国王
基督—国库
第五章以政体为中心的王权:神秘体
教会的神秘体
国家的神秘体
为祖国而死
宗教的和法律的祖国
爱祖国的宣传
国王与祖国
第六章论连续性和诸团体
连续性
永世
恒久的紧急性
作为真理形象的拟制
帝国永在
统合体不死
第七章王者不死
王朝的连续性
作为拟制的王冠
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王冠
国库的王冠
不可让渡性
王冠和统合体
国王和王冠
作为未成年者的王冠
威严不死
不死鸟
团体学说在英格兰的征候
国王死了
人像
国王乃威严的工具
第八章以人为中心的王权: 但丁
第九章结语
图版目录
缩写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这么快就新版了
2020-01-20
这是一部十分折磨译者的经典著作。 在此,我需要先记下我的痛苦——就是那几个关键名词的译名,并盼望我的痛苦经历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国王的两个身体》全书的起因,以及贯穿的主题,乃是“corporation”。这个词按现代汉语通译,作“公司”,又作“法...
2017-12-19 15:00:11
康托洛维茨《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中文版一出版,就成为热议的对象:一是因为这本书的学术重要性,它对中文读书界弥补现代早期国家建构的知识缺陷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二是因为中文版前言的作者刘小枫教授对现代政治再次发出的挑战。 如果将康托洛维茨的书作...
2018-04-09 19:47:25
作者:韩潮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2018.2.12 《国王的两个身体》毫无疑问已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为声名显赫的历史著述之一。不过,这本书刚刚面世之初,在中世纪史学内部其实并不乏异议,甚至颇有些让人尴尬的评论。斯莫利(Beryl Smalley)甚至...
2018-02-26 15:15:35
来源:《书城》(Book Town),2018年05期。 作者:徐震宇(华东政法大学) 1950年康托洛维茨申请普林斯顿的职位,自述已完成《国王的两个身体》书稿。三年后,时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约瑟夫·斯特雷耶写信给普大出版社,极力推荐这部书稿。出版社选定两位审稿人,斯特雷...
2019-02-13 21:05:04
内容提要:本文从讨论坎托洛维奇《国王的两个身体》出发,对该书重点关注的注释法学派及其所处的政治世界进行简要分析,并以此来揭示,11-15世纪的注释法学派思潮,对于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所起的关键作用。 笔者认为,坎托洛维奇的这部著作对他自己、对读者都无...
2020-02-10 10:54:33
上帝创造的nature是必朽的,人创造出来的法人(尊荣、政治之体、共体……)是不朽的。神人倒转了,法学铸就的新的抽象世界取代了神学打造的旧的抽象世界。法学从神学那些学会的妥善安置悖论的能力终于使自己不再需要老师,自立为王,这也预示着人似乎有机会凭借世俗的理性来界...
2020-01-16 11:53:46
原載《探索與爭鳴》2018年12期 康托洛维茨(以下简称“康氏”)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中译本即将面世之前,已引发广泛期待,甫一出版,便激发了阅读、评论进而激烈争鸣的高度热情,这在学术界和出版界确非寻常之事。若考虑到此书初版乃在60年前(1957年),而其所论主题之艰深小...
2020-01-16 10:49:28
孔元(清华大学文科高研所出站博士后,目前任职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 原载于:《读书》2018年10期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一部观念史著作,但也是康托洛维茨的人生和思想传记,因此打开它的正确方式不能仅仅是阅读其所表达的学术观念,而是视其为康氏内心深处的人生信念。这种...
2020-01-15 09:28:08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下的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越时间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
2020-01-16 10:31:17
当被从神话和虚构的暖光中移至事实和理性的冷色探照灯下,神秘主义(Mysticism)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除了在自己魔幻或神秘的范围内还能引起回响外,它的语言将常常显得贫瘠,甚至有点愚蠢。而它那极令人困惑的隐喻和夸张的形象,在被剥去彩虹之翼后,也许像极了波德莱尔的...
2017-04-08 2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