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何以为父+母爱的羁绊 套装共2册

何以为父+母爱的羁绊 套装共2册

书籍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ISBN:14418756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326
创建日期:2024-06-27 发布日期:2024-06-27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母爱的羁绊》:
  如果你希望你赚的钱是为孩子上大学用的,而不是看心理医生用的,那么强烈推荐做了母亲的人都看看《母爱的羁绊》。
  资深心理学家王学富、浩途家长俱乐部创始人推荐。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作者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考察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读来平实、温暖却又发人深省,书中例举了大量女儿们的心声,令人心生同情。在帮助她们重塑健康人生的同时,还会起到激励作用。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并不单单是帮母亲。
  打打下手、做个替补那么简单,他是一个男人这个简单的事实,和他所怀揣的父爱,将影响孩子一生。
  美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迈克尔·J.戴蒙德超30年父子关系研究总结,真实而有爱的父子联结赋予彼此超出生命的力量。
  美国加州研究型精神分析师孙平倾情翻译,中国著名精神科医师曾奇峰亲笔作序,何川、吴知力、谢大林诚挚推荐。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他的伴侣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这个男人与他自己父亲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对父子关系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描述。
  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对父子关系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研究。他坚定地认为,父亲身份对儿子和父亲彼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儿子,儿子也会影响父亲。父子关系的发展会跨越某些特定的发展里程碑。他提出了“足够好的父亲”这一概念——一个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孩子成长的人。他写作《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
  在《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中,他分析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描绘了父亲的成长阶段(从妻子怀孕开始);追溯了父子关系,从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人”阶段,到父亲允许儿子独立和成熟,引导儿子进入成年。最后,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将为读者理解父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近十几年里,麦克布莱德博士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孩子影响的研究,已经成功解决了许多此类案例。麦克布莱德博士还在创伤、性虐待、家庭暴力、离婚、重组家庭、婚姻和家庭治疗方面拥有广泛经验,专长EMDR创伤治疗以及涉及焦虑、忧郁与人生转折的个体适应治疗。
  
  迈克尔·J.戴蒙德(Michael J.Diamond),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他在洛杉矶精神分析研究所完成了精神分析训练,曾被研究所评为年度杰出精神分析师,目前是该研究所的培训师和督导师。
  他曾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副教授,并在洛杉矶赖特学院担任教学和督导工作。他在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性别和男子气概、养育和父亲、创伤、分离和催眠等领域发表了许多期刊文章和书籍章节。
  
  孙平,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学士,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6-2021)。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精神分析协会(APsA)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会(IAPSP)会员,美国加州研究型精神分析师。心理咨询从业15年,长期与中美两国来访者进行双语咨询工作,积累临床小时数超过15000小时。公众号“孙平的Psychology”主理人。与太太育有一儿一女,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加州洛杉矶。
前言
这一段时间,我一边阅读《母爱的羁绊》的中文译稿,一边每天继续从事我的心理咨询。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时而会遇到跟这本书中情形相同的案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对书中的描述发出共鸣:是这样的!
  这本书表达了我的咨询经验里常有的,却没有确切而系统地表达出来的东西。
  这些年从事心理咨询,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心理层面的觉醒,而这种觉醒,需要从每个人对原生家庭的觉察开始。我的基本发现是,许多类型的心理问题,总是根源于家庭问题。特别是家庭关系的伤害,导致人的情绪的、人格的、精神的障碍,进而造成许多社会的问题。因此,走进家庭关系系统,建立健康的家庭价值,培养健康的人格,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本之策。既然问题的源头在家庭,我们就需要从家庭开始。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家庭系统正在遭遇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许多父母来自一个遭受过多剥夺的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里留下隐而未察的缺乏与创伤,以至于他们后来会不自觉地在孩子(往往又是唯一的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一方面,他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业上对孩子过高期待与强求。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又强化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以至于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采用极端强制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去代替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真理”压制孩子的思考,这些都挫伤了孩子的生命潜能,压抑了孩子的自我成长。
  当我们了解这些后,我们就会更加重视《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进家庭关系系统的路径,让我们获得觉察,尤其是觉察母女关系模式造成的伤害。
  但觉察不是容易的事。读这本书,需要准备接受挑战。例如,母女关系相当复杂,其中有冲突,有矛盾,有奥妙的情感,有曲折的情绪,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有表达和隐藏的怨恨,不是一个“爱”字可以概括的。但是,我们自幼接受对母爱的理想化的讴歌,内心早已建立了“伟大的母爱”的信念,这时来读书中所描述的“母爱的羁绊”,可能会感到不适,会产生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内疚感。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接受“历来如此”的“真理”,对活生生的‘真实“却视而不见。但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因为,如果没有觉察,问题就一直在那里,并暗中影响我们。因此,作者带着直面的勇气写下这本书,她说:“当我决定写一本书,讲述那些没有对女儿尽到职责的母亲,以及这给女儿(甚至成年后)带来的痛苦时,我觉得自己似乎正在打破禁忌。”
  但这并不是一本控诉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了解真实,经历医治,获得成长的书。
  这本书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帮助女儿了解母亲,帮助母亲了解女儿,帮助治疗师了解求助者,帮助求助者了解治疗师。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帮助我们重塑自我。
  本书作者是一个治疗师,也同时是一个经历了自我医治的女性——母亲的女儿,这本书反映她本人的生命感受和治疗经验,其中有丰富的案例、广泛的引述、真切的描绘、系统的总结,非常清晰而生动地展示了复杂而微妙的母女关系的多个层面。
  作者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考察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自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害:“我逐渐意识到,在我和那些缺乏安全感、满足感的女病人的生活中,有一种关键要素是缺失的。那是一种有心理营养的、共情的爱,我们强烈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却未能如愿。而我们的母亲很可能也没能从她们的母亲那里得到。这意味着,扭曲的爱,作为一种痛苦的遗产,代代相传。对自恋及它在母女关系中的呈现了解得越多,我越觉得有责任去帮助那些母亲有自恋倾向的人们建立自我理解、自信和自爱。”
  当我们了解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更加重视这本书。我们在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发现,就是原生家庭的承传:受害者往往成了施虐者。有许多父母把上一代加害于己的东西继承下来,用以加害后一代,而这种承传,总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这正如作者所说,“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在家庭系统里,好的资源应该流传下去,而伤害的因素应该受到阻止。在中国,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需要读这本书,从中得到好的指导和启发,有利于教养自己的儿女(不只是女儿)。因此,我期待的是,每一个母亲都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就是我的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母亲的生命里有原生家庭的伤害,她就需要获得觉察,经历医治,中止“母爱的羁绊”。因此,这本书可以成为一面镜子,让自恋的母亲去反省自己跟女儿关系的本质,意识到自恋型的“母爱”对孩子造成的损害。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许多女性生活在母爱的羁绊里,她们内心里有伤害,有阻碍,但不知从何而来,读这本书,可以获得自我医治和成长,从母爱的羁绊里解放自己。正如本书作者,“回到自己童年的灵魂之旅”,觉察家庭关系中的阴影,有意识经历自我医治与成长,完成了“遗传性扭曲母爱的修复工作”,从而“终结遗传,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
  为了验证这本书的实用性效果,我还在治疗中使用书中的“问卷”,帮助我的求助者获得觉察、医治和成长。其中,有一个痛苦不堪的女性发现,她的母亲像一个痴狂的恋人一样对待她,自幼控制她,不允许她成为自己。这位母亲对女儿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这样的爱,给女儿带来沉重的压力,在长期无效的挣扎之后,当事人发展出心理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我向当事人推荐《母爱的羁绊》,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母女关系的本质,从中得到觉察。”现在,当事人终于从过去的挣扎里走了出来,开始用一双觉醒的眼睛来看自己,看母亲,看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并且有力量突破“母爱的羁绊”,敢于成为自己。
  我每每读到翻译过来的好书,心里总会受到一种激励,会对自己说,也想对中国的同行们说:“我们要加油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