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迪耶·萨迪奇 | ISBN:9787229166205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7340 |
创建日期:2023-04-16 | 发布日期:2023-04-16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内容简介:
建筑不只是简单的人类寄居之所,它也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角度来审视建筑,却很少追问“建筑为什么存在”。
英国知名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通过讲述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世贸双子塔等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揭示了建筑的隐形语言——人们对权力的长久崇拜以及权贵通过建筑表达的无尽欲望。萨迪奇援引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证据,雄辩地证明了建筑首先是权力的象征,然后才是美的表达。
作者: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建筑设计评论家,记者,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创办世界上第一份建筑与设计综合类杂志《蓝图》(Blubeprint),任教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著有《权力与建筑》(The Edifice Complex:The Architecture of Power)、《方圆一百英里的城市》(100 Miles City)、《建筑与民主》(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等。
吴真贞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师,译有《失落的猴神之城》等作品。
编辑推荐:
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国度、一个新的城市,我们首先关注的往往是那些美仑美奂的大型地标建筑,也许是年代久远的宫殿、寺庙,也许是造型独特的现代博物馆、图书馆,抑或是政府机构、私人建筑,等等,我们往往只是感叹其奇巧壮丽的结构造型,却很少人会问这些建筑物出自谁之手,当初兴建的理由又是什么?
建筑早已不是为人类遮风挡雨的简单的寄居之所,在漫长的岁月中,建筑被人类赋予特别的意义,并最终变成一种工具、一种表达自我的最赤裸裸的手段、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宣传工具,甚至是武器。希特勒精心打造的奢华的帝国总理府,其令人生畏的长廊让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压力倍增,心力交瘁到心脏病都犯了,卖国契约就是这样被签署的;外形酷似飞毛腿导弹、供奉着萨达姆血书的“战争之母”清真寺,是萨达姆为了粉饰失败、宣告自己第一次海湾战争胜利者身份的作品;尼克松建造总统图书馆旨在说明水门事件不是证据确凿、他在大选时也没有操纵选票……
建筑的背后是人类无尽的欲望。修建大型建筑需要用权力驱动大量的社会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这和行使政治权力之间有一种心理上的相似性,看着自己的意愿变成宏大的现实,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建筑变成权力书写的道具,所以很多强权人物也都热衷甚至沉迷于建筑活动:建筑成了权力的象征。
于是反对者也将毁灭建筑作为了摧毁其权威的象征。世贸中心的双子塔被世人视为美国的象征,恐怖分子将其作为空袭对象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9·11”事件的主导者就是建筑从业者。
《权力与建筑》讲述了从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到世贸双子塔等世界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列举了许多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富豪及政治家的八卦趣闻,也让我们了解了权贵是如何利用建筑空间来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如何塑造、影响这个世界运行的。
从另一个角度读懂这个世界,《权力与建筑》不可错过!
我的首次中国之行是在1992年。参观完贝聿铭设计的北京西郊的香山饭店,我又参观了新落成的澳大利亚大使馆——这座大使馆或许是中国第一座西式现代建筑。
新兴的中国才刚刚在世界上崭露头角,那时候,机场通往北京市区的道路只有一条双车道柏油路,路上满是运送冬季青菜的车辆。太阳落山后,这座城市似乎很快就暗了下来。这里没有霓虹灯,没有广告牌,也没有多少高楼大厦或高速公路。但正是这样一座城市,让我兴起了写书的念头,显然,这里的建筑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作为一名建筑评论家,这次旅行让我蓦然发现,我曾经身处那些正在创造未来的地方。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交流方式,全世界都在召唤才华横溢、雄心勃勃、备受瞩目的建筑从业者,他们纷纷涌入所有正在经历着最快速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一度成为世上最为成功的工业经济体,引进了许多知名建筑师。而中国也希望借2008年奥运会之机打造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以提高自己的声望。这些标志性建筑包括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设计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奥运新场馆鸟巢、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以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完全不同于30年前我所看到的简单建筑。
我在伦敦的工作室里紧张奋斗了8个月,才勉力完成此书。我的工作室位于一栋19世纪砖砌房子的顶层,里面到处都是楼梯。书写到一半的时候,我被一袋书绊了一跤,摔断了脚踝(这大概就是作家的工伤事故吧),所以有几章内容是我躺在沙发上完成的。当然,对于像这样的书,最重要的不是写作的过程,而是我在过去30年里的所见所闻,这才是本书的基础。我曾为了编辑杂志而频繁往返于伦敦和米兰,还曾在威尼斯策划建筑双年展,也曾为了研究建筑而不停地旅行。这些经历让我对建筑产生了不太现实的奇异看法,没有人会像我一样,上一周还在西雅图的图书馆里调研,下一周便跑到了东京的普拉达精品店;或是上个月还在香港观赏摩天大楼,下个月就飞到旧金山参观博物馆,到布拉格看修道院,紧接着又前往伦敦看别墅。我就像弹珠一样,在世界各地跳来跳去,快速地“咀嚼”着每一座建筑,这是一种与建筑使用者截然不同的体验。对使用者来说,在建筑里面待上几个星期,他们便不再关注建筑的结构。建筑,不再是建筑,而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或参观的地方。
正是这一理解促使我写就了本书,建筑很重要,而且是相当重要。但是建筑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建筑师用外观、方案和审美表达他所构筑的封闭世界。我更为感兴趣的也不是建筑物的外观、窗户的形状或者屋顶的形式,而是建筑是如何建成的,又是为什么而建的,建筑的意义何在。
这些问题的答案意义重大。个人通过建筑来主张自己的身份,雄心勃勃的城市通过建筑奠定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建筑,是权力和财富的体现,是定义和记录历史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这个话题才让我如此着迷,撰写这本书才会如此有意义。
目录
我们为何而建 >>>14
觐见元首的漫漫长路 >>>28
石头的世界 >>>72
创建国家 >>>102
动荡年代的身份认同 >>>136
大理石的运用 >>>170
不羁的自我 >>>196
总统图书馆 >>>216
汽车影院里的陵墓 >>>254
文化的运用 >>>276
高楼综合征 >>>308
无情的现实 >>>336
好的作品好的服务
2022-08-06 10:00:45
购物服务好,配送快。
2022-07-21 02:10:09
这本书内容很不错,装帧设计也很好,快递服务很到位这本书内容很不错,装帧设计也很好,快递服务很到位这本书内容很不错,装帧设计也很好,快递服务很到位
2022-06-21 2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