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新媒体用户研究

新媒体用户研究

书籍作者:彭兰 ISBN:978730028067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2359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从赛博空间、虚拟社会到网络社会,新媒体用户的属性发生了哪些变化?由“受众”转变为“用户”,哪些方面主动性得到加强,哪些方面变得更为被动?今天的新媒体用户,一毛不拔或一掷千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参与、分享到追求“在场”,怎样理解新媒体用户诉求的变化?自拍一定意味着“我拍故我在”吗?表情包是社交互动中的面具吗?如何理解网络视频直播这样个人化的媒介事件以及它所代表的群落性亚文化?微信红包是一种社会资本的互换方式吗?算法使得用户成为数据时代的“囚徒”了吗?人机传播盛行的未来,人还会继续是世界的主宰吗?
  欢迎阅读《新媒体用户研究》一书,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观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以独特的思考回应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关切的诸多问题,更呈现出面向未来的研究意识。
  《新媒体用户研究》观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其二,媒介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媒介化”生存,媒介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其三,赛博格化的入。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赛博格”化,也使得人一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
  《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现出面向来来的研究意识。
作者简介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学专业双重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网络传播概论》《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等著作,发表《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等论文。
曾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等奖项,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宝钢优秀教师”。
前言
为了说明本书的研究范围,有必要先对新媒体这个概念进行基本界定。
  新媒体在今天是一个使用广泛的词,也是最难界定的模糊概念之一。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会有不同的指向。新媒体也处于不断的流动中,无法给予它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在本书中,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传统互联网(基于万维网等应用方式)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当下很多对“新媒体”的研究仅以特定的媒介或技术特质来区隔“新”与“旧”,有学者对此现象提出了批评,并提出,要真正界定新媒体,需要考虑媒介理论(medium theory)取向、人与技术之间的界面(interface)取向以及行动场所的界面取向,对于媒体的“新”“旧”的界定可以从信息生产的可供性(production affordances)、社交可供性(social affordances)和移动可供性(mobile affordances)三方面来衡量,在三种可供性上水平越高的媒体,往往就是越“新”的媒体,这样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书主要落脚于用户的研究,而用户的行为方式的变化无疑与新的媒介技术相关,因此本书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新媒体的技术特质及其影响,但从用户的视角,我们同样也在时时回应上述三种可供性的问题。
  “新媒体”这个词本身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在美国,这个词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在中国,新媒体与互联网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在很多时候,人们也不做区分。在本书中,也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在谈及一些总体现象时,会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这个词,而在分析一些具体情境和应用时,会比较多地使用网络、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等词。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节点化的用户
第一章 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
第一节 从门户时代到泛媒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演变
第二节 从赛博空间到互联网社会:新媒体社会属性的强化
第三节 从虚拟经济到“互联网+”: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服务模式的扩张
第四节 新媒体用户的新角色:三重网络中的节点

第二章 作为传播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个体化节点与分布式内容生产
第二节 个体化节点与分布式内容传播
第三节 分布式内容生产、传播与后真相
第四节 个体化节点与信息消费

第三章 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
第二节 连接:个体节点间多元关系的建立
第三节 互动:从个体到集体的不同“面向”
第四节 汇聚:群氓的智慧或群体性迷失?
第五节 分化:网络人群的圈子化与层级化
第六节 过度连接与反连接

第四章 作为服务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作为共享经济节点的用户
第二节 作为社群经济生产力的用户
第三节 作为场景经济服务对象的用户
第五章 矛盾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个性化还是社会化?
第二节 主动还是被动?
第三节 娱乐还是严肃?
第四节 情绪化还是理性?
第五节 免费还是付费?

第二部分 媒介化的人
第六章 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第一节 碎片化的时间、交错的时间轴
第二节 流动的位置、交织的空间

第七章 新媒体用户的“表演”与“媒介化”生存
第一节 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
第二节 美图:幻象与自我
第三节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第四节 网络视频:新生存方式与新文化运动
第五节 微信红包中的社会图景

第八章 数据与算法框架下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数据化生存:另一种媒介化生存
第二节 用户画像的数据化描绘
第三节 个体用户节点的位置测量
第四节 数据、算法下的“落点”分析
第五节 算法下的个体:数据时代的“囚徒”?
第六节 数据素养:数据时代的基本公民素养

第三部分 赛博格化的人
第九章 赛博格化:智能时代的人与人机关系
第一节 智能趋势与赛博格、后人类主义
第二节 智能时代新的数字化生存
第三节 智能时代新的人机关系
结语
后记
短评

期待很久的一本书,内容非常新,快速下单读起来!

2020-06-05 22:14:02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看看,果然有~。毫不犹豫的买下了,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很满意!

2020-06-06 15:29:10

感谢北京仓的小哥哥小姐姐,因为调货只买了一本书也用专用书袋包装,把书保护的很好,每次调货都不会担心书会损坏。谢谢。买书就从买就对了。

2020-06-04 17:19:45

彭兰女神的新书,经典新媒体教材《网络传播概论》内容很棒,但结构很别扭,看起来显得很散,根本原因是逻辑顺序还是按照传统大众传播书籍的5w模式编排。 老套的线性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只是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及其效果的研究,与网络时代格格不入。 彭兰女神的新书来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人只能是目的,人不能单纯的的是手段,以网络时代用户为核心,建立网状乃至分布式的传播结构,才有可能解答网络社会日新月异的种种传播现象

2020-06-03 23:23:55

标签
传播学,网络生活,新媒体,DB期间推荐书目,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