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日本美学关键词套装(侘寂、色气、摩灭 套装共三册)

日本美学关键词套装(侘寂、色气、摩灭 套装共三册)

书籍作者:[日] 四方田犬彦 ISBN:12762018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422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摩灭之赋》:
  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时间,就是包容衰败,接受消亡,理解无常。
  一部重新思考毁坏与消逝的哲思录,继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后,迷人的日本幽微美学探究。
  日本文艺批评大师四方田犬彦,以独特视角探索“摩灭”之美,提供观看世界、解读文学、追溯历史的全新视角,并从美学回归人间,直面岁月流逝,体味世间无常。
  
  《日本侘寂》: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该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日本色气》:
  色气是——
  和服后露出的雪白颈项
  美妙的手,微微弯曲
  危险的美,生命的热力
  意气是——
  灰色调、冷色调
  潇洒身姿,白茶裤裙
  意气拥有过去,而生于未来
  “色气”“意气”与“粹”,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理论和身体话语,其初见于江户时代,诞生于町人阶层,脱胎于女性身体美学,可以说,这种独特的审美理论源自于社会底层在对抗礼教束缚和贵族审美之过程中燃起的一股生命力,是挣脱社会伦理之桎梏,从正统文化之罅隙中破壳而出的一种青春之美、叛逆之美、自由之美。
  该书收录九鬼周造《“意气”的构造》与阿部次郎《德川时代的文艺与色道》,两位日本哲学家以横跨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跨界研究角度,从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到身体话语与情爱关系,解读日本文化中极具创造性与先锋性的美学观、身体观与情爱论,追溯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萌芽与发展,从而发掘出“意气”“色气”“粹”等从日本本土文化中滋生而出的独特美学话语,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与内在激情,堪称经典的东方美学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九鬼周造(1888—1941)

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留学德国、法国多年,师从海德格尔,深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回国后至1941年去世前,担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教授西方近代哲学。本书所收录之《“意气”的构造》(「いき」の構造),是他蕞有名的日本文化论。


阿部次郎(1883—1959)

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哲学家,美学家。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部,早年师从夏目漱石,曾任庆应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教授。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等书。


大西克礼(1888—1959)

日本现代美学大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1930年后开始于东京帝国大学担任美学教职,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研究与哲学著作翻译。译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著有《美学原论》《现代美学的问题》《幽玄与物哀》《东洋的艺术精神》等,为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


四方田犬彦

1953年生。日本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电影研究者、随笔作家、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研究与批评涉猎领域广泛,长期关注比较文学、电影、漫画、戏剧、都市文化等领域。历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个奖项,已出版著作达140余部。


《日本美学关键词套装(侘寂、色气、摩灭 套装共三册)》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简体中文版序
  现在我正从《东坡文集》里查找诗句。我记得他在流谪时留下文字,感喟过一座被时间湮灭了字迹的古老石碑,但我又实在想不起文章的题目和具体细节,也难怪,因为那是半个世纪前我在大学时代读到的。
  我至今都还记得东坡那一行文字在我内心留下的感动。因为,铭刻在磐石上的文字,在漫长岁月中历经风雨摩灭,最终变成难以解读的稀薄痕迹,实在让人感物伤怀。时间的力量磨圆了万物的棱角,荡平了起伏,消隐了名字,让万物重归无名,这样的时间之力让我畏惧。
  但同时,我也怀疑,那行文字真的出自苏轼吗?我花了几天时间翻看“苏轼选集”,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篇文章。莫非,目睹了那场摩灭的并非是谪居僻地的苏轼,而是来自我的脑髓?或许是我用了几十年时间,用自己的想象力酝酿出了那篇本不存在的东坡文章?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有点博尔赫斯了,我无法摆脱那个渐渐摩灭而去的石碑的意象,凭空创造出了苏轼的字句。真相究竟如伺,我也不知道。我的记忆和碑文一样摩灭了。
  被千千万万善男信女用信仰之手摩灭掉眼睛和口鼻的佛像;被冲打到南方岛屿海岸上的珊瑚碎片和漂流木;在强烈阳光和洪水灾害的共同作用下再难觅原形的古代遗址的壁面装饰;乡村列车的方向盘上裸露出的原木纹;马上就要含化的硬糖……
  我周围有无数摩灭正在发生,细数不完。即使是最初有过完璧之姿的物质,也会在漫长时间里丧失掉明确的轮廓。没了棱角,鲜艳色彩渐虚,出现磕碰失落,出现龟裂,再不复原本的均衡之态。但就我所知,以前几乎没有人对这种现象上的美学感兴趣。
  行走在世界各地的巡礼圣地,无论是耶路撒冷、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还是在中国台湾的妈祖庙和日本信州的善光寺,摩灭的意象一直凭依在我心里,所以才有了这本叫作《摩灭之赋》的小书。这本书该归属到哪类范畴,我也解释不清。书中虽然写到巴尔扎克小说和贝克特戏剧中人物的摩灭之相,但并非文学或戏剧评论。这里论述了石臼和砥石如何在摩灭他物的同时也摩灭了自身,但与流体力学和矿物学毫无关系。我还言及了泰国曼谷佛教寺院里的佛像,当然本书也不是宗教学或佛教哲学。至于艺术作品上的摩灭论,更和正统研究无关,书中写到的只是一些不幸的例子。对形而上学论来说,这些卑微的物质摩灭现象也许并不值得一提。所以,在摩灭的问题上,既没有先驱为我开路,也找不到专门理论学问来做庇护。如果说这本书在立意上得到了哪本经典的支撑,我想应该是《庄子》
  这本《摩灭之赋》后,我还准备写两本续集,用《愚行之赋》和《零落之赋》去描写人生的摩灭。当然我知道,以我目前的修为还不足以写出这两本书,也许终究有一天,我能以自身的零落换来文章吧。话虽如此,我写的这些文字,在东坡先生的不朽文章面前,只不过是一些顷刻之间便会摩灭殆尽的东西,我知道,我当然知道。

目录

导读

“恶所”中开出的绚烂之花

“意气”的构造(九鬼周造)

一 生于民族的语言:意气的产生

二 淡茶褐色的意气

三 意气的四个对立面

四 色气之身

五 竖条纹与鼠灰色

六 趣味五感

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阿部次郎)

有底力的江户文艺

“士农工商”与町人的胜利

两处“恶所”:戏院与游里

藤本箕山与《色道大镜》

游里中的胜利者

柳泽淇园及其《独寝》

游里的崩溃

情色的推移与笑话

恋爱的地狱:立嗣有后

井原西鹤及其《好色一代男》

井原西鹤与好色文化

译后记


导读

禅茶之味,风雅之寂

风雅之“寂”——大西克礼

一 “侘”与“寂”:日本独有的审美概念

二 “侘”是优美之心

三 安住于“寂”中,悠游“虚实”间

四 流动之时间,恒常之美

五 “幽默”中生出的“寂”

六 闲寂、游戏与自由,人间至味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寂”

夏炉冬扇——松尾芭蕉

寂色浓郁——向井去来

咏花咏雨——服部土芳

处处见诚——上岛鬼贯

寂然伫立——与谢芜村

译后记



摩灭之赋

第一辑 消减之相

痕迹中的玛利亚

水边与佛陀

欧珀石的盲目

牙齿与宾头卢

废弃的王都

口中的硬糖

臼的由来

砥石的教诲


第二辑 无常之观

从无常到托马森

关于虚薄

人生的乞食

时间的崇高


后记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