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上下册)

三国演义(上下册)

书籍作者:罗贯中 ISBN:978702005155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791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著名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有成就的历史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不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如义薄云天的关羽、胆量非凡的赵云、刚真勇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4,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才化,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脍灸人口,三英战吕布、连环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其场面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编辑推荐


  
  本商品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三国演义(上下册)》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为人民所熟悉。
  一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 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吴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晋朝史学家陈寿把这段历史编成史书《三 国志》,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 ,增补了许多材料。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也是一本写三国历史的史 书。同时,有关三国的故事一直流传不断。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着 重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时已 有曹瞒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水上杂戏。唐朝李商隐的《骄儿诗》“或 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以看到,当时已用三国人物作为笑谑的材料。
  宋、元时代,三国人物已由民间艺人带上讲台或舞台,据宋孟元老《东京梦 华录》记载,北宋“说三分”(即说三国故事)已是“说话”中的独立科目之 一,并出现了专说“三分”的著名艺人。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故事的最早讲 史话本,是元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刊刻的《三分事略》,可能就是 宋人说话的底本。《三分事略》共分上中下三卷,从刘秀赏春、司马仲相阴 间断狱开篇;正文从桃园结义开始,以诸葛亮病死结束,长达八万多字,虽 然叙写简率,但三国故事的始末已粗具梗概。金院本、元杂剧也常常搬演三 国故事,现今存留的剧目就有四十多种,剧本有一二十种。元末明初的《三 国演义》就是在上述史书、杂记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写作者是罗 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的说法, 是符合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实际情况的。
  罗贯中的生平不见史传,仅有的一些材料记载,多有参差,其中贾仲明 《录鬼簿续编》较为可信。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 ,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至正甲辰是公元一三六四年,罗贯中 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在一三三。到一四00年间。他所写的小说很多,相传 有数十种,现在留存的,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等。他亦能词曲。所作的杂剧,除现存的《赵 太祖龙虎风云会》以外,尚有《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等二种。罗贯中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大动乱,他接近社会下层,目睹当时现实 斗争,对人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处境有所了解,对他们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认识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提出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任何设想。
  从罗贯中所写几种小说的思想倾向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 ”“仁政”治理天下。罗贯中一定程度上看到社会动乱的某种政治因素,但 他所持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从根本上否定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他这种政治 主张不仅表现在《三国演义》里,在《隋唐志传》和《三遂平妖传》里也有 明显反映。
  现在可以见到的《三国演义》的最早本子,是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 序、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分 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至于这个刻本 与罗贯中原本之间,内容上有无不同,现在没有资料可供说明。在这以后, 《三国演义》刊本越来越多,现在可见的明末刊本就有二十多种,说明流传 很广。有的刊本除了加上总评、回评、眉批、夹批外,内容上几乎是相同的 。
  清朝初年,毛纶(字声山)、毛宗岗(字序始)父子,假托“古本”,对《 三国演义》重新加以修订,并逐回评论。他们在修订中,进一步突出以蜀汉 为正统,明确指出,把曹魏定为正统是错误的,而采用朱熹在《通鉴纲目》 里关于蜀汉是正统的说法,声称“余故折衷于紫阳《纲目》,而特于《演义 》中附正之。”(《读三国志法》)其次,是推崇关羽,认为关羽“报主之志 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读三国志法》)。
  毛纶、毛宗岗如此修订《三国演义》,使得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观念更 加浓厚。清朝统治者很看重《三国演义》,曾派人同《四书》一起译成满文 ,并对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大加吹捧;同时,为了鼓吹封建伦理观 念以维护封建统治,清代统治者还大肆宣扬封建正统观念,他们以标榜“为 明复仇”为号召,修建朱明陵园,自居于继明的“正统”。毛氏父子的修订 ,跟清代统治阶级的观点是正相符合的。此外,毛纶、毛宗岗对文字情节也 作了不少改动,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所说:“凡所改定,就其 序例可见,约举大端,则一日改,……二日增,……三日削,……。其馀小 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 改换诗文而已。”这种修饰加工工作,改变了原本若干松散拖沓的地方,使 全书更加紧凑畅达,成为《三国演义》广泛流传的一种本子。毛纶、毛宗岗 修订的《三国演义》刊行之后,至今又约三百年了,内容上没有什么大变动 。
  《三国演义》写作的演变过程,有值得注意的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在 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 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 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 复杂的思想倾向。第二,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三国的人物故事久已流传,为 人们所熟悉,这就使创作活动受到某种制约,即不能完全无视原有的三国人 物和故事。然而,作者虽不能全盘改变原有的人物和情节,却可以根据自己 的世界观来决定取舍,有意识地突出或删去某些方面,进行艺术虚构,利用 各种艺术手段来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等等。所以,《三国演义》并不 是简单地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 工的文学作品。它一定程度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关系和生活面貌 ;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认识封建社会政治、军事斗争的部 分材料;并塑造出一些较有影响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但是,在 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封建文人编修的史书, 固然是为维护封建制度服务的,即使是民间的、或接近于民间的文艺,也经 常受到地主阶级思想不同程度的侵蚀。因此,在民间流行的平话和戏曲,有 的封建意识也相当浓重,如《三分事略》、金元戏曲中的三国戏,封建意识 就十分明显。《三国演义》的作者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 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 某些方面有所强化,这应该引起注意。由此可知,《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比较复杂,它展示了三国的历史画卷,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暴露 他们凶残阴险的种种罪恶,在封建统治者残民以逞之下,不难看出广大人民 遭受蹂躏的痛苦和不幸。另外《三国演义》在鼓吹实施“王道”“仁政”的 同时,歌颂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统治;反对农民革命;鼓吹“英雄”史观、 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提倡封建道德,特别宣扬“忠”“义”等。因此,我 们一定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的教导,有批判地阅读《三国演义》,把这部小说当作了解我国古代历史 的一种思想材料。
  …… 六 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 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已经指出过,它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 《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 作。鲁迅曾经指出创作《三国演义》处理题材的问题:“据正史即难于抒写 ,杂虚词复易滋混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却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上述 问题。在艺术创作的长期过程中,作者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但也没有 全部摒弃它,而是依据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实,对历史题材有选择地加以 取舍;吸取前人创作成果,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再创造,塑造出具有一定认识 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人物。正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 ,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 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书简》第六O五页)以曹操的形象来说,这 个人物的真实性问题,一向是争论最多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历史 上曹操的翻版。曹操性格如此复杂、深刻,是在各个时代艺术加工过程中形 成的,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研究、分析,加深对封建社会“英雄”性格 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经过再创造的人物,已经不是历史 上的曹操所能包容,在这个形象中,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上其他“乱臣贼子” 的某些特征。《三国演义》的这一特点,为明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所不及。
  《小说枝谈》记述《列国志》创作情况,指出它是把“《左传》、《国语》 、《战国策》诸书……一一取而充塞其篇幅”。明代这种依据史书记载,装 点成小说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其成就和影响都远远不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的是栩栩如生的 艺术典型,它塑造人物的艺术特点是: 在现实矛盾的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赤壁之战 是决定三国分立的决定性事件,曹、孙、刘三个集团,为发展自己的力量进 行了拚死的斗争。出现在这次历史性舞台上的人物有:诸葛亮、孙权、周瑜 、鲁肃、黄盖、曹操、蒋干等十几个人物。诸葛亮出使东吴,揭开了多种矛 盾冲突的序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开 始了激烈的斗争。在两派各自陈述“战…‘降”的利弊中,孙权动摇于两者 之间,既害怕曹操的强大兵力,不敢应战;又不愿向曹操称臣投降。作者通 过孙权一再“沉吟不语”、“低头不语”,以及数次反覆,来写他内心矛盾 。作者从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矛盾冲突中,通过孙权自己的言行和心 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刻划出他患得患失的性格特征。不仅孙权如此,诸葛亮机 警、雄辩、多谋略,周瑜气量狭窄,鲁肃小心拘谨,黄盖、阚泽勇敢沉着等 ,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人物各自不 同的言行显现出来,达到性格和言行的和谐一致,人物性格个性化得到异常 生动的表现。即便如两次短暂出场的蒋干,虽然着墨不多,却由他自己的言 谈举动,活现出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物。这种直接描写人物言行的白 描手法,其艺术表现力,超过作者的侧面叙述。刘禅是一个处在重要地位的 人物,作者并不缺少对他性格的侧面叙述,但形象不鲜明。第一百十九回, 写他做了俘虏后的“乐不思蜀”,从刘禅的言语、体态、神情中,描写他的 昏庸、低能,却成为一段表现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 时,精心选择了细节描写,如第十七回“借头压军心”一节,写曹操攻打袁 术时,军粮将尽,接济不及,命令仓官王重“以小斛分散”,不料士兵怨声 四起。“操乃密召王星人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 星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重大惊……。” 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曹操的狠毒,暴露了封建统治者损 人利己的恶劣品质,把细节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细节不是使用 那些偶然的、一般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如第二十四回,写刘备要袁绍出兵 ,乘虚进攻许昌,这是一次极好的出击时机,袁绍却为了小儿子生疥疮而拒 绝出兵。小说描写他愁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灰心丧气地叹息:“吾 有何心更论他事乎?”反映袁绍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懦夫性格。第一百三 回,司马懿在渭北打了败仗,拒绝再出战,诸葛亮送了妇女衣服,并在信中 给以极大侮辱,以为挑战。“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 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表现司马懿隐而不露的阴险是很 深刻的。某些细节的反覆着重描写,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化。“许攸问粮”写 曹操一再说谎,通过曹操装模作样的细节描写,使一般的虚伪深化为奸诈, 丰富和突出曹操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
  渲染环境气氛,以加深人物性格的刻划。“三顾草庐”一节,作者先后 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他非凡的才能, 用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前二次刘备去隆中都没有遇见,而卧龙岗静谧秀丽 的景色、踪迹不定的“逸人隐士”、吟诗唱句的歌声,以及刘备迫切求见的 心情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使气氛更加神秘,引起人们渴望一见诸葛亮。
  “三顾草庐”气氛的渲染,是作者为了美化刘备“求贤若渴”的封建政治家 风度和神化诸葛亮的希世之才,为理想化的人物涂抹色彩。《三国演义》对 曹操的几次败仗,写得很生动,这就是在第六十回提到的:“濮阳攻吕布之 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 箭于渭水。”这几次战役,曹操败得相当惨,作者极力描写他狼狈不堪的处 境,气氛也很悲凉,但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曹操,有时会意想不到地连连大 笑,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顽强”“狡谲”的一面。环境描写不是孤 立的,只有和刻划性格交融在一起,才能丰富艺术表现力。像“温酒斩华雄 ”、“大战长坂桥”,都是小说渲染环境、烘托气氛极为生动的篇章。由于 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的气氛,并在典型环境中刻划性格 ,使关羽、赵云、张飞等的“勇武”气概得到有力的表现。
  在艺术结构方面,《三国演义》叙述了上百年的历史,组织了众多的人 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正如明高儒所说:“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 书志》)。小说前八十回,叙述汉末大小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小说后四十 回,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直至晋统一全国。全文有头有尾, 前后呼应。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以描写战争为主要情 节,围绕这条主线,串联着数以百计的大小故事,参差错落,然而前因后果 都很清晰。在用笔上,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有时还运用插叙、倒叙 ,说明情节的来龙去脉;显示了《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成就。
  间杂文言和白话是《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它改变正史的全部文言, 这种“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文词,使具 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懂;跟平话相比,选词用字较为精炼,抒情写景 也较细致。作者还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张飞;个别 地方也有生动的口语,如第五十四回,写吴国太和孙权的对话。不过,类似 这种较为成功的语言是不多的。《三国演义》保留了大量书面语,有些章节 照抄史书原文,因此,这种间杂文言、白话的语言,比起《红楼梦》、《水 浒》等接近口语的语言来,就显得逊色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后,我国历 史小说的创作才逐渐兴盛。明清以来,上自写盘古的《开辟演绎》,下迄记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演义》,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小说大量涌现;或以 史事为主线,或以人物为中心,创作十分繁荣。另外,戏剧、曲艺等,也以 《三国演义》的内容为题材,进行大量的创作和改编。《三国演义》以它取 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维妙维肖的人物刻划,影响着后 代文学艺术。不仅如此,即使在今天,它杰出的艺术成就,有分析有批判地 加以借鉴,也应该是肯定的。
  何 磊 一九七三年八月 一九八二年八月修订
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倔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培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继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骁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归政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一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取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短评

这个版本印刷、装帧都很好,读起来很舒服。而且插的地图也很贴心

2013-06-26

生老病死,谁能逃得过。

2016-12-20

没人读这个版本吗?覆膜那个版本买不到了,这个版本是不大好,这么厚的书,用卡纸封面,读一次就坏得差不多了,谈什么收藏呢。

2011-02-26

真是太好看了...这才是最精彩的战争小说

2015-06-18

书皮不好 见水很容易坏。

2012-05-30

三国演义(上下册)的书评

诸葛孔明:我愿长眠定军山,遥望异国巴丘水

作为孔明,他一直比较喜欢故弄玄虚。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位信仰神秘主义的前辈。我从小就知道孔明,觉得他跟诸葛亮都是我国历史名人,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被同桌女生教训,她告诉我,孔明也姓诸,叫诸孔明.........

2008-07-14 22:50

大江东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读过许多本书听过许多故事,古今中西,却始终最是爱这一本演义。 我无法诉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喜欢它。 且不提温酒斩华、对峙官渡、五关六将、大战长坂、赤壁相持、单刀.........

2006-09-06 17:06

反讽:三国的寓意

中国古典小说的两大系统是演义和传奇,而前者与史籍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尤其是出自私人手笔的史籍几可做小说来读。自春秋起,微言大义成为评价史书的重要标准,继而影响了其他的文字创作,将深刻思考溶入简练精干.........

2008-04-25 11:41

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

这应该算不上书评,发这里吧,单位组织每人推荐一本书活动,要讲出推荐的原因,十分钟,于是准备这个。 我推荐《三国演义》,下面从三方面简单说一下我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 一是文笔。 .........

2009-10-12 16:38

【纸上谈兵】各有所长——蜀之情报系统

读《三国演义》,时常惊叹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可是细想来,这一次次成功谋划出奇制胜的背后,一定有一些隐性线索的存在,恰如冰山,我们见其一角,便会忍不住思索其海面下的部分,那诸葛海面下的那部.........

2009-12-03 17:21

历史的沧桑

一口气把三国读完,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古今中外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像三国这样包容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小说至少我还没有读到过。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些武将,有杀人犯,有杀猪的,都能成就功名。所以那.........

2007-09-24 21:14

标签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小说,罗贯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