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

书籍作者:雷马克 ISBN:9787020181759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922
创建日期:2024-05-04 发布日期:2024-05-0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年后,从战场归来的雷马克写下《西线无战事》——献给无数“无名战士”的文学纪念碑。他“尝试着去记述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即便他们在战火中幸存”,从普通人的视角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人道恶果。《西线无战事》一出版便风靡世界,长销不衰,成为永远在世人心头鸣响的一记警钟。


作者简介

雷马克(1898—1970),德国作家。十八岁时辍学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多次负伤。二十一岁退伍。曾在乡村小学任教,后在报业工作。1929年凭《西线无战事》成名,1930年同名好莱坞电影在德国禁映。1933年纳粹公开焚烧其作品并禁止出版。1938年被剥夺德国国籍。1939年流亡美国。作品还有《归途》《黑色方尖碑》《爱你的邻人》《凯旋门》《里斯本之夜》等。


编辑推荐

本书既非一种控诉,

也不是一份自白。

它不过尝试着去记述

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

即便他们在战火中幸存。

战争小说经典

奥斯卡获奖电影原著


前言

译后记

《西线无战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是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纵观全书,作为书名的“西线无战事”仅在结尾处出现一次。作者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用极为轻盈的方式来给这部作品结尾,然而它意味深长,重若千钧。

“西线无战事”,这是一句当时经常出现在战争后期德国战报上的话。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这句透露着官方镇定自若态度的话语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国作家卡尔·祖克迈耶(Carl Zuckmayer)曾以自己为例,解释过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当时我的父母正住在弗莱堡的一家酒店,我的哥哥在弗莱堡一家战地医院住院。一天傍晚,他们俩在酒店的餐厅坐着,一位女士拿着刚印出来的《每日战报》走了进来。我母亲问她战报上写了什么。她说,西线无战事,还是什么也没发生。索姆河南岸有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丢了,好像是叫西里(Chilly)。只有我母亲知道,当时我已经在那个村子里战斗了几个星期了。对于她来说,这个不知名的村庄比西线所有的战事、比占领斯特拉斯堡、比占领巴黎、比谋杀沙皇、比伦敦陷落都意味着更多。——那是1916年9月4日。西线无战事。”

由此可见,这句轻描淡写的战报背后,是普通士兵和家人们无尽的忧虑、悲苦、厌恶和毁灭。在《西线无战事》中,雷马克用干净、简白的语言记述了战争,用平和、冷静的笔触描绘了一代人的伤痛,它甚至既不是“一种控诉”,也非“一份自白”。一名普通士兵在西线战场默默地死去,战报里只字未提,而“他脸上的表情镇定,似乎对这样的结局感到满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由于军事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战的暴力性和残虐性超越以往任何战争。如同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所描述的那样,“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刹那间把一个我们在其中接受教育、栖身卜居、安全又充满理性的世界像一只空陶罐一样击得粉碎。”

于是,一代人被从宁静的书桌前直接抛掷到了战场。在连天战火里,他们心惊胆战,牙关紧锁,沉默不言。硝烟弥漫之中,战争露出狰狞的面孔和獠牙,他们不能说话,用沉默抵抗着恐惧,宁愿从未经历过这惨烈的战争。当尘埃落定,幸存的他们却已经疲倦、脆弱、伤痕累累,他们不愿说话,不愿回忆,只希望将一切遗忘。

和亲历战场的他们不同,侃侃而谈的不乏其人。关于一战的书籍汗牛充栋,里面分析着成败和输赢,描述着战争和杀戮,记载着荣誉和勋章。浮夸的战略家们在激昂的音乐声里高谈阔论,飘扬的旗帜下,纪念碑林立。唯独经历过血与火的这代人,他们的感受、希望、荣誉、恐惧在一片喧嚣中沉默不语,在空洞的英雄主义赞歌中不置一词。

终于,一战结束近十年之后,雷马克,一位从战场归来的年轻人,感受到内心的激荡和召唤,用了六周时间写成了这部《西线无战事》。1928年11月,小说在《福斯报》(Vossische Zeitung)连载,1929年1月29日在柏林柱廊出版社(Propyl鋏n Verlag)正式出版。它是献给被卷入那场无情战争中的无数“无名战士”的第一座文学纪念碑。

小说借助叙述者保罗·伯尔默的视角展开,但是小说的主角并非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群人,为此,雷马克在叙述时更多地使用了“我们”来代替“我”。这群人由四个从学校直接奔赴战场的学生志愿兵(同班同学克洛普、缪勒、莱尔和“我”)和四个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普通人(钳工恰登、挖煤工维斯特胡斯、农民德特林和无所不能的卡钦斯基)组成。学生志愿兵们“站在生活的门槛上”,

除了“父母,或许还会有姑娘”,他们并没有太多别的东西,甚至连对未来的幻想都来不及展开;另外四个人已经有了各自的职业、家庭,在社会里有着清晰的定位和关系。战争让他们走到一起,让他们和各自的过去切断联系,硝烟战火之中结下深刻的袍泽之谊——这成为他们仅存的慰藉,是“战争所能带来的最好的东西”。

这群人在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标准场景”:对战争所抱有的“英雄主义”期待、新兵操练时遭遇的恶意刁难、第一次被拉到前线时的仓皇失措、战场上失去朋友和战友的痛苦、长久远离家乡的乡愁和疏离、战火中身不由己的偶然性、战争所带来的生命工具化和物质化、前线与后方天壤之别的体验、人生的初次性冒险、在战地医院永远失去的身体某些部分、尝试理解“敌人”痛苦时的挣扎、意识到战争带给自己无法遗忘的永恒的改变。

简而言之,雷马克“尝试着去记述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即便他们在战火中幸存”。他本人在作品出版后也一直强调,他只是想用普通人的视角去描绘战争所带来的人道恶果。他刻意回避廉价的政治表态和肤浅的反战口号,甚至只将小说架构在一个粗略的“西线”战场之上,不厌其烦地用细节描写完美地构建出一场战争的标准场景:残酷、准确、直击人心。与其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除了能识别出小说背景是在西线,文本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地点或时间细节,也没有出现任何可识别的战斗或部队。

雷马克所描绘的战争图景早已突破西线,跃出战壕,全世界的读者从中看到的是战争真实的模样,是阵线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共鸣的体验,一个普通德国士兵的命运成为所有为战争所裹挟者的共同经验,个体的经历升华为人类对于战争的集体记忆。

《西线无战事》不单纯诉诸苦难,而是借助荷尔德林(Friedrich H鰀erlin)所提出的“神圣的清醒(heilige N點hternheit)”,揭示战争残酷性背后最真实和掩藏最深的秘密,以一种清醒的姿态席卷了当时那个“沉睡不醒、令人失望和亟待被唤醒的”世界。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国《世界报》(Die Welt)就曾直接选登了《西线无战事》第六章中的片段,作为对空袭的报道。更早的1991年,德国《明星周刊》(Stern)也曾以相同的方式,报道过海湾战争。

或许正因为如此,《西线无战事》一出版便风靡世界,十一周之内,销量就突破了四十五万册,同年便被翻译成二十六种语言。至今,这部小说依然长销不衰,被译成五十多个语种的版本。雷马克也凭借这部作品成为世界级的作家。

雷马克1898年6月22日出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出生时的姓名为埃里希·保罗·雷马克(Erich Paul Remark)。雷马克为法国后裔,先祖于18世纪从法国移民至德国,父亲(Peter Franz Remark)是当地一名书籍装订工。1923年,雷马克将自己的姓由德式拼写Remark改为法式拼写Remarque,并将中间名改为Maria,用以纪念自己的母亲(Anna Maria Remark)和致敬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少时的雷马克爱好音乐和艺术,深受奥斯纳布吕克艺术家、画家弗里茨·霍尔斯特迈耶(Fritz H鰎stemeier)的影响。1916年11月,十八岁的雷马克中断学业,应征入伍,经过半年的军事训练之后,被送上了西线战场。在西线战场上,雷马克多次负伤,后被送到杜伊斯堡军事医院疗伤,其间他开始了《西线无战事》等作品的构思。1918年11月,雷马克获颁“一级铁十字勋章”,并于1919年退伍,回到家乡奥斯纳布吕克。

回到家乡后,雷马克完成了此前中断的师范学业,毕业后辗转在下萨克森州的数所乡村小学任教。1920年,雷马克发表了不成功的小说处女作《梦幻小屋》(Traumbude)。1922年,他来到汉诺威,成为《大陆回声报》(Echo-Continantal)的一名编辑,并在1924年成为该报主编。次年,雷马克的事业转向了柏林,陆续担任《体育画报》(Sport im Bild)的编辑、副主编,其间他撰写了诸多关于时尚和体育的文章,并连载过一篇赛车小说《地平线上的车站》(Station am Horizont,1927—1928)。

在几年相对平庸的职业生涯后,1929年,雷马克终于凭借《西线无战事》一举成名。在正式出版之前,《西线无战事》遭遇了众多出版社的冷遇,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费舍尔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最终,乌尔斯坦出版社(Ullstein Verlag)旗下的柱廊出版社答应出版《西线无战事》,但同时设定了两个前提:1.小说须在同为乌尔斯坦出版社旗下的《福斯报》上连载试水;2.如果正式出版后销量不佳,雷马克要来柱廊出版社担任编辑,用工作弥补出版成本。最终的结局皆大欢喜,出版社大挣一笔,雷马克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作家。

在《西线无战事》成为现象级文学作品的同时,雷马克因为书中的反英雄主义倾向被纳粹分子视为眼中钉。1930年年底,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好莱坞电影在德国被禁止上映,幕后黑手正是日后臭名昭著的戈培尔。1933年,纳粹更是将雷马克的作品视为“有害的、不受欢迎的”,禁止出版并在柏林公开焚烧。1938年,雷马克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在这种情况下,雷马克先是迁居瑞士,后于1939年流亡美国,并于1947年获得美国国籍。和其他流亡作家不同,雷马克的作品在英语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享有盛名。1958年,雷马克与好莱坞传奇女星宝莲·高黛(Paulette Goddard)结婚。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病逝于瑞士。

《西线无战事》之后,雷马克又创作了三部和一战及其惨痛后果有关的小说:《归途》(Der Weg zur點k,1931年)、《伙伴进行曲》(Drei Kameraden,1938年)和《黑色方尖碑》(Der schwarze

Obelisk,1956年)。关于流亡生活,雷马克的作品有《爱你的邻人》(Liebe deinen N鋍hsten,1941年)、《凯旋门》(Arc de Triomphe,1946年)和《里斯本之夜》(Die Nacht von Lissabon,

1962年),其中,《凯旋门》是雷马克继《西线无战事》之后的又一部畅销作品,1945—1948年间就出版了二十二种语言的译本,迄今已被译成四十三种语言。雷马克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品有《生命的火花》(Der Funke Leben,1952年)、《爱与死的年代》(Zeit zu leben und Zeit zu sterben,1954年),其中《生命的火花》是雷马克献给妹妹艾尔芙莉德·朔尔茨(Elfriede Scholz)

的作品,她在1943年被纳粹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致死。

尽管因为作品的主题和反响的原因,外界给雷马克贴上了诸如“反战”“反军事化”以及“和平主义者”这样的标签,然而雷马克本人在多次访谈中都强调了自己“非政治性”的属性:“(《西线无战事》)与政治无关,从头到尾它都和政治无关,而我本人也是非政治性的。”如此看来,我们最好只把雷马克看作一个从战场上幸存、如实描述人性困境的、非政治性的写作者——即便他并未逃脱来自政治的戕害。

《西线无战事》是我学习德语后读的第一部德语作家的作品,现在有幸将它译成中文,是一个极其美妙的重复。《西线无战事》是写给我们所有人的,它让你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看到它的可贵之处:

“军营草地上的红色虞美人,草茎上光滑的甲虫,阴凉房间里温暖的夜晚,暮色里深沉神秘的树木,星星和水流,梦境和懒觉——哦,生活,生活,生活!”

邱袁炜

2022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