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西方通史 第二卷

西方通史 第二卷

书籍作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ISBN:9787520143400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796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战争、危机、灾难——对于许多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来说,1914—1945年就像是第二个三十年战争,它是西方史的“德国篇”,也是人类史上可怕的篇章。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兼顾大西洋两岸的视角,站在历史观察的中心,系统、连贯地书写西方的历史。


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当代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联邦大十字勋章获得者。主要著作有《魏玛共和国的工人与工人运动》、《通往西方的漫长道路》,以及荣获莱比锡图书奖的四卷本《西方通史》等。


译者简介

杨丽,毕业于北京大学,维也纳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欧华文学学会成员,现旅居维也纳。目前领导奥地利教育机构经济促进学院中国部。译有《德意志之魂》(合译)。

李鸥,毕业于北京大学,维也纳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欧华文学学会成员,现旅居维也纳。译有《德意志之魂》(合译)。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联邦大十字勋章获得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历时五年写成


☆四卷共厚达4500页


☆一部跨大西洋、总括性的西方史


☆荣获2016年莱比锡欧洲图书奖


☆德国媒体盛赞: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著作”


☆“一文未名”德语翻译工作坊历时三年精心翻译


☆宏大的视角、鲜活的历史、流畅的文笔,今日国人不可不读的世界史鸿篇巨制


《西方通史 第二卷》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序 言

此书是本套《西方通史》的第二卷。2009 年秋季出版的第一卷涵盖的历史跨度很大,始于早期犹太一神教影响的西方历史,谈及古典时代晚期、基督教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围绕的重点是我称之为西方价值观规范工程的发展,即 18 世纪后期两次大西洋革命的理想,也就是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古老的西欧就接受还是摒弃这些思想的争论,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甚至号称“发明家的合众国”曾几何时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其内涵背道而驰;然而在今天,这些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如果西方想在非西方世界面前坚定地代表其价值观,那么它也必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身。

第二卷讲述 1914 年到 1945 年的历史,这 30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战争、危机和灾难此起彼伏。在此之前只有 1618 年到 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如同在 17 世纪上半叶,德国在20 世纪上半叶也处于各种矛盾的中心。1914 年到 1945 年,德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甚至西方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可谓德国的篇章。同时它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一个章节:最终以欧洲犹太民族的毁灭,以 20 世纪国家犯罪史上最彻底的大规模屠杀,以德意志帝国的灭亡而告终。

某些作者,例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大屠杀是一种现代性的、向理性化努力的、追求“唯一量化”的结果,是努力消除“矛盾心理”的结果,是某种技术性“社会工程”的极端案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工程在思想界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此外,很多作者长期以来将大屠杀归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武力的经验,那些越轨的、迄今为止只在殖民战争中使用武力的经验。美国历史学家和外交官乔治·F. 凯南(George F.Kennan)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20 世纪的“始发灾难”。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出发,推导出其可行性的设想,在战争中养成机械化杀戮的习惯,这都是普遍的跨国现象。我们可以将 1918 年后的种种事件放入这个视角来分析,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德国犯下了大屠杀犹太人的反人类罪。本书就是从这个问题的背景出发,探讨 1914 年到 1945年德国历史的进程,去尝试解释为什么这样一个文化上属于西方的国家,如此顽固地否定西方价值观的规范,特别是否定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以至于令世界和自身都跌入灾难的深渊。

如果按照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想象,1918年后应该是西欧民主在全欧洲凯旋的时代。然而早在1925年,德国经济学家莫里茨·尤利乌斯·博恩(Moritz JuliusBonn)就提出“欧洲民主的危机”。他分析的核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和心理的变化:工人阶级势力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中产阶级的恐惧、军事化思维,同时严重低估了可以依靠严格的规范和公认的机构来解决民事纷争的种种办法。

在欧洲大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那些民主立宪国家中,20年后只有两个国家还可以被称为民主国家,这就是捷克和芬兰。而其他国家中,执政的或多或少都是专制政权。它们在西方的遗产中挑选出更符合执政者利益的成分,而不是民主的思想,奉行“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原则。由于这些新生国家并不是纯粹的民族国家,有些甚至明显是多民族国家,因此它们在接受西方这种观点的同时,具体而言就是接受来自法国思想宝库的思想的同时,也埋下了产生重大分歧的种子。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政治体系的一个新特点是新型独裁,即所谓的极权专制。我们经常讨论的“极权”这个概念指的是某些国家,其对权力的垄断和镇压的程度远远超过传统独裁者,超过那些公开的或者是秘密军事独裁的“正常标准”。极权政权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们要求绝对服从,其政治目标是创造出新人。尽管在很多方面有天壤之别,但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这一点上极为相近。在和更激进、更极端和更“极权”的法西斯政权,即德国纳粹政权打交道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才重新评估了它们和苏联共产主义的关系,甚至迈出与其结成同盟的一步。在纳粹德国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所谓的“两极”世界,为 1945 年后的历史留下深深的印迹。德国为第二次争霸欧洲的尝试付出的代价是无条件投降,损失了战前四分之一的领土,盟军占领了全部国土。欧洲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国力因战争被大大削弱,再也无法阻挡其海外势力不断缩小的进程。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国家分化割裂,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把这种现象推向极端:1947 年后“冷战阵营”相互对峙,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则成了各自阵营的领导力量。


目录

上册

序 言 / 001

第一章 二十世纪的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


著名战役与战争罪行:1914~1916 年的军事事件 / 002

战争目的、意识形态战和反战潮流 / 011

划时代的 1917 年: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 / 025

实现所有文明民族的自由:威尔逊的世界新秩序 / 062

两个帝国的崩溃和一个国家的新生:

一战结束时的德意志、奥匈帝国和波兰 / 071

信任丧失殆尽,暴力严重越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 102


第二章 从停战到世界经济危机:1918~1933 年


革命受阻:德国的魏玛共和国之路 / 120

步履沉重的新开端:1918~1919 年的奥地利和匈牙利 / 135

赢得独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芬兰 / 141

东方泛红: 俄罗斯内战和第三国际的建立 / 145

战胜国向右转:巴黎和谈前夕的西方列强 / 150

脆弱的和平:从凡尔赛到国际联盟 / 156

抗议浪潮、禁酒令和繁荣时期:二十年代的美国 / 190

世界革命延迟:苏维埃联盟诞生,欧洲左翼分裂 / 202

三次选举和一次分裂:战后的大不列颠 / 223

对抗与妥协:1919 年到 1922 年的法国 / 233

一个民主国度的自我毁灭:意大利通往法西斯之路 / 239

共和国面临严峻考验:1919~1922 年的德国 / 249

关键的 1923 年:从占领鲁尔到道斯计划 / 273

左和右:魏玛共和国的文化与社会 / 289

转向独裁(一):新生的“欧洲中部诸国” / 299

转向独裁(二):从巴尔干到伊比利亚半岛 / 337

民主革命:从瑞典到瑞士 / 365

法西斯掌权: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 / 387

从普恩加莱到普恩加莱:1923~1929 年的法国 / 408

世界革命延迟:苏维埃联盟诞生,欧洲左翼分裂 / 202

三次选举和一次分裂:战后的大不列颠 / 223

对抗与妥协:1919 年到 1922 年的法国 / 233

一个民主国度的自我毁灭:意大利通往法西斯之路 / 239

共和国面临严峻考验:1919~1922 年的德国 / 249

关键的 1923 年:从占领鲁尔到道斯计划 / 273

左和右:魏玛共和国的文化与社会 / 289

转向独裁(一):新生的“欧洲中部诸国” / 299

转向独裁(二):从巴尔干到伊比利亚半岛 / 337

民主革命:从瑞典到瑞士 / 365

法西斯掌权: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 / 387

从普恩加莱到普恩加莱:1923~1929 年的法国 / 408


中册

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鲍德温时代的英国 / 423

从道威斯计划到杨格计划:施特雷泽曼时代的德国 / 434

在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1924~1933 年 / 460

繁荣、危机、萧条:1928 年至 1933 年的美国 / 480

两害取轻的逻辑:布吕宁时代的德国 / 495

发展停滞、批评体制:1929 年至 1933 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517

持恒力:三十年代初的英国 / 528

魏玛共和国的没落,希特勒攫取政权之路 / 540

远东的闪电:日本占领满洲里 / 569


第三章 民主与专制:1933~1939 年


1933 年至 1936 年富兰克林·德拉诺 ·罗斯福总统任期内的美国新政 / 598

夺权的过程:1933 年至 1934 年的纳粹独裁政权 / 620

罗马建立第二帝国:法西斯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战争 / 656

大恐怖:斯大林统治在苏联的扩张 / 667

全线备战:1934 年至 1938 年的纳粹德国 / 682

绥靖主义的开端:1933 年至 1938 年的英国 / 704

右翼总动员,左翼集结人民阵线:1933 年至 1938 年的法国 / 717

硝烟弥漫的战场:1936 年至 1939 年西班牙内战 / 745

以德国为榜样:法西斯意大利的犹太人政策 / 771

紧张的邻里关系:1935 年至 1938 年,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第三帝国” / 775

罗斯福的务实政策:1936 年至 1938 年的美国 / 786

越境行动:从吞并奥地利到《慕尼黑协定》 / 795

1938 年 11 月 9 日德国犹太人大屠杀的前因后果和过程 / 810

两极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817


下册


第四章 人类文明的决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屠杀


毁灭性的战争:波兰的第五次分割 / 854

从一场“假战”到争夺挪威的战争 / 862

法国溃败:西线战役 / 870

东京、华盛顿、柏林:1940 年至 1941 年世界政治场景变幻 / 883

从“巴巴罗萨”到珍珠港战争全球化 / 901

种族灭绝的开端:“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一) / 917

战争出现转机:轴心国转为防守 / 933

家乡的战线:参战的民族 / 941

占领、合作、抵抗(一):中东欧、东南欧和西北欧 / 957

占领、合作、抵抗(二):法国 / 980

“把这个民族从地球上灭绝掉”:“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二) / 995

独裁的崩溃:1943 年至 1944 年的意大利 / 1014

同盟国军队乘胜追击:1943 年至 1944 年的东亚和欧洲 / 1027

1944 年 7 月 20 日 德国反抗希特勒 / 1039

欧洲的划分(一):同盟国的战后计划 / 1049

完成历史使命:“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三) / 1061

战争结束(一):德意志帝国的灭亡 / 1068

欧洲的划分(二):颠覆和驱赶 / 1080

新的开端与传统:投降后的德国 / 1091

波茨坦:“三巨头”的裁决 / 1097

战争结束(二):原子弹和日本投降 / 1108

罪与罚:1945 年的断代(一) / 1117

西方、东方、第三世界:1945 年的断代(二) / 1137

从世界大战到世界大战:非常时期的回顾


标签
世界史,历史,西方通史,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书籍,索·恩,未知